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昨天,多省舉行公務員考試筆試。然而考后,“公務員聯考泄題”的話題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不少網友表示,申論題目中的“雙創”考題在考前就有流傳,重慶、湖南、貴州等地網友紛紛在網上討伐,讓不少網友對泄題產生了懷疑。
這到底是真的泄漏了考題,還是個別培訓機構的故意炒作,成了這兩天縈繞在網民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原因還在于考試剛剛一結束,就有網友和考生反映,考試試題與此前在一些培訓機構做過的模擬試卷雷同。針對這樣的問題,筆者認為,無論是公考泄題了,還是個別培訓機構從中炒作,都表示針對公務員考試,還是有利可圖的。
由于公務員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公開招錄公務員考試歷來就備受關注。鑒于此,公務員考試的命題等相關工作,都被列為了國家一級機密。如果不存在泄密的問題,只是培訓機構僥幸押中了幾個題,想要借此機會炒作一番為以后謀利作鋪墊的話,事情還沒有想象地那么復雜。如果是真的泄密了,事情就嚴重了。就必須要徹底查清,問題出在哪個環節,在針對這個環節健全制度的前提下,對涉事人員一律嚴懲不貸。
其實,任何事情,最不理想的狀態就是當事后諸葛亮,在事情造成嚴重后果以后,才到處找原因,到處找責任人。因此,此次公務員招錄考試,是否真的泄題還是真的炒作,都不太重要了。更為重要的是,告訴了我們,公務員仍然有些熱了,需要改革了。
在此不防作個假設,假如公務員就只是一個普通的職業,把他們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和工作壓力公諸于眾,為廣大群眾所熟知。這樣,公務員這一職業在群眾面前自然就失去了神秘感,其地位在群眾面前自然就失去了優越感,自然就不會有廣大優秀大學生的趨之若鶩,培訓機構在這一領域也就無利可圖了。這樣的話,又哪來泄題,又哪來炒作呢?
相反,“是否泄題是否炒作”的爭論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足可以證明,公務員熱還沒有完全消退,由此衍生的培訓產業還在蓬勃發展。接下來,就需要為公務員熱潑上一瓢冷水,公開公務員收入的真實水平和真實的工作狀態,讓群眾清楚其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這樣,公務員身上的優越感和神秘感必然會蕩然無存,公務員的熱度自然就降下來了,自然就不會有培訓機構愿意以巨大的代價來以身犯險泄題、押題和炒作了。
作者單位:資陽市雁江區長順物業公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