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全人類的生活、生存、延續,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3月7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雖然不能做到零發生,但是我們要堅持零容忍,哪怕是1%的問題,也要盡100%的努力去解決,要始終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讓老百姓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古人云:“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簡短的話語,卻道出了百姓以食品為自己生活所系的重要性,因而每每提及食品安全,都會引起人們的異常關心與關注,因為食品安全直接關系百姓的生命安全,直接關系百姓的生活水平,直接關系百姓的家庭幸福。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相關的職能部門必須強化“不能做到零發生、但要堅持零容忍”的職責意識,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深入細致地抓緊抓好。
首先,要抓好源頭治理。有關職能部門要強化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監督管理,明確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使用化肥、農藥的標準和家畜家禽飼養中使用飼料的配方,鼓勵發展有機農產品和綠色農產品。同時,要規范對上市農產品的檢驗方法和檢驗流程,下大力查處違規使用化肥、農藥及濫用化學品等行為,治理農獸藥殘留超標、土壤重金屬污染、非法使用飼料添加劑等問題,真正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關。
其次,要加強安全監測。目前,有些食品加工生產企業,為追求效益最大化,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違規添加對人體有毒有害的化學物品。為此,有關職能部門特別是食品藥品安全監測部門,要積極指導監督企業建立、完善并嚴格執行食品生產規范,并注意不斷更新檢驗手段,改進監測方法,對加工生產企業從原料進入、加工制造直至成品出廠,逐環節地予以嚴格檢測,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不能“過關”。
第三,要完善監管機制。有關職能部門要認真分析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現狀,加大對《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等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并針對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出臺相應的監管措施,提高快速、準確鑒定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技術和能力,消除監管空白和死角。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加強食品藥品行業協會建設,完善行業自律與監管機制,促進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最后,要加大打擊力度。公檢法司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堅持重典治亂,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始終保持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特別是對那些明知故犯、頂風作案、屢教不改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零容忍”,堅決查處一個處嚴懲一個。對出現的危及老百姓“舌尖上安全”的責任事故,要實行責任倒查,一查到底,不論涉及什么單位什么人,都堅決予以從嚴懲處。
總之,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沒有“句號”。各職能部門對可能出現的1%的問題,要用100%的努力去解決,真正做到履職到位。作為廣大消費者,則應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遠離那些存在安全隱患的“舌尖上的美味”。
作者單位:鄭州市淮河路53號院鄭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