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打工存不了幾個錢,沒想到過年幾場牌就輸掉一大半?!贝汗澠陂g,安徽省的一些農村青年向記者反映,過年親朋好友聚會都會擺上牌局,有人甚至將一年的辛苦錢輸了個精光。(2月14日新華社)
安徽農村青年春節賭博現象值得警惕,但這種現象絕不僅僅在安徽農村存在,在全國許多農村甚至城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而且,輸錢只是其中的一個問題,因為輸錢傷人甚至殺人,因為輸錢而毀了一個家的事,這些年也屢見不鮮。
春節賭博成風,有一定的主觀原因。畢竟是常年不見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手里都有點兒錢,又沒什么事兒可做,覺得以錢為彩頭娛樂很正常。而且,“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在民間相當有市場,很多人也認為朋友聚在一起,玩小一點兒也無傷大雅。但問題是,不管小賭還是大賭,賭博就是賭博。一旦上了賭桌,輸了的人想翻本,贏了的人還想贏,很多人因小賭而深陷其中,小賭變大賭,怡情之舉變得傷身甚至敗家。比如開頭所說的安徽農村青年,一年的辛苦錢都扔在賭桌上,何苦來哉?
當然,春節期間賭博成風另外的原因是,很多農村地區文化娛樂活動缺失。盡管很多地方都有文化室和送戲下鄉,但問題在于,區區一個文化室又能容納幾個人,更別說很多地方文化室除了幾本書之外別無其他,平常都無人問津,何況春節?至于說送戲下鄉,很多作品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實在是有限。在這種背景下,外出務工的人員,尤其是年輕人,一旦回到了家鄉,除了看電視、賭博,似乎很難找到其他娛樂方式。
遏制春節賭博成風,除了要加強宣傳教育,對涉賭的違法活動進行嚴厲查處,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夠滿足不同年齡階層人群精神文化需求的娛樂活動,讓他們遠離賭博,這樣才能剎住慣有的歪風邪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內蒙古日報2016年2月2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