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市56名駐村工作隊長近日因精準扶貧不給力被“召回”,參加集中訓導班學習。這是黃石首次就具體項目舉行干部“召回”訓導。(新華網,2016年2月4日)
所謂精準扶貧就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簡而言之就是誰貧困就扶持誰。
2014年以來,全國各地都開展了第一書記駐村聯村活動,要求第一書記吃住在村里,及時摸清村里哪些人貧困,為什么貧困,最后形成怎么治貧的實施方案,堅持打好精準扶貧的攻堅戰,才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保障全國各地貧困戶脫貧致富,緊跟2020年的小康步伐。為此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選派了一批脫貧攻堅的能力強、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破解難題有力度的干部下派到貧困村去,為精準扶貧工作當好“排頭兵”,當好國家政策的宣傳員、指導員,切實了解群眾的疾苦、群眾的期盼、群眾的發展方向,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然而,有的第一書記“進村不入戶,入戶也是走走過場,露個面、點個卯、握握手、照照相”;“口號多落實少、盆景多風景少,熱衷于搞“面子工程”。這都是部分第一書記脫貧攻堅的能力、經驗不足,土辦法不行、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會、好辦法沒有,破解難題無力度造成的,這勢必會影響貧困群眾如期脫貧的目標,也是拖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后腿,更是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敷衍、對在貧困線上掙扎的老百姓的不管不顧。湖北黃石市深知部分駐村干部的不足,為進一步“卯足勁”、“加把力”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落實,首次開展“召回”干部進行訓導,其中56名精準扶貧不給力駐村干部被召回,通過警示、懲戒以及專題輔導等方式,促使不給力的第一書記思想得到反思,作風得到轉變,扶貧能力得到提高,給力為精準扶貧。
筆者認為,采取“召回”不給力駐村第一書記,是對精準扶貧工作的一種負責,是給貧困老百姓的一個交代,更是為精準扶貧工作創新驅動增加動力,促使駐村干部深刻認識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更加堅定的立足自己的崗位,為扶貧工作想辦法、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到更加為民務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