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鳳岡縣官方發布了《鳳岡縣規范操辦酒席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為《酒席管理辦法》)?!毒葡芾磙k法》規定,操辦酒席范圍為婚喪嫁娶事宜,此外,復婚和雙方均為再婚的不準操辦酒席,且此規定適用對象為鳳岡縣轄區內的所有城鄉居民。(北京青年報 1月29日)
鳳崗縣出臺《酒席管理辦法》的初衷是遏止當地酒席泛濫之風,然而管理范圍不限于黨員干部,包括了普通百姓,引來了法律專家的爭議。在此之前,四川省通江縣也出臺過類似指導性通知,通過調查得知,當地大部分群眾支持。不難看出,政府出臺行政文件的出發點是為了改變成規陋習,剎住不良風氣。但好的初衷,部分群眾的呼吁不等于就是合理合法。
現如今,在不少地方存在婚喪嫁娶存在天價禮金的現象,不少地方酒宴泛濫成風。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婚嫁禮金,頻頻上了新聞,攀比浪費風氣泛濫成災。蓋新樓,買家電,進新房變著法的辦酒宴收禮金讓群眾不堪重負。這些歪風邪氣,群眾期盼政府能“管一管”。
中國自古講究禮儀往來,講究人情世故。在物質條件日漸豐厚的今日,優秀的傳統文化演變成了奢侈浪費,盲目攀比的歪風邪氣。傳統文化的禮輕情意重,今日變為了情義深不深就看紅包有多厚。一切向“錢”看,影響了正常人情關系,破壞了干群關系,敗壞了正常的社會風氣。
如何轉變社會風氣,需要勇氣和魄力,需要政策引導。但更需要地方領導多思考,下決心,謀方法。政策引導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絕不能盲目地搞一刀切的行政管理辦法,即使情理通了,卻法理不符。管理黨員干部可以依靠規章制度,作硬性要求,但一般群眾靠政府發文要求怕是不太妥當。依靠政府引導,加強節儉持家,良好社會風尚,指導健全村居民公約,加強酒店銷售管理等等方式,讓群眾形成自律意識或許更為合理。
構建法治社會,要求政府依法行政。鳳岡縣的《酒席管理辦法》雖然引發了爭議,但也不必大驚小怪,更不必一棍子打死,行政方式不妥,我們可以大膽討論,發表意見,加以改進完善。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到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在穩步前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