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形成城鄉二元結構,城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鄉村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城市,以至于越來越多農民背井離鄉,因此又致使鄉村發展停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對于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就是新形勢下國家的扶農策略。農民離不開土地,國家也離不開千千萬萬的農民,但是一味地發放補助與津貼不是扶貧的有效方式,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注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現狀問題。農村脫貧不是不種地,應該是種好地,將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將效益提升到最大。科技興農才是符合我國國計民生、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的扶農大計。
政府應以農村土地為依托,加大農村科技投入,為廣大農民提供生產一線技術培訓,幫助農民掌握種植養殖科學技術,科學種養,低投入高產出,加快增收致富的速度。與此同時,加大農村科技投入還應包括加大農村網絡、電商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投入,讓產品產得出銷得好,這樣才能做到農產品與市場同步,減少農產品滯銷等現象,降低農民種養殖風險,才能留住農民,振興鄉村。
(作者系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苗茂村委會大學生村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