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離開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這就是鄉愁”這是習近平對鄉愁的理解。也許正是因為鄉愁錢學森才會義無反顧放棄美國提供的優厚待遇沖破萬重阻隔回到祖國用自身學識報效祖國,同樣也許是因為鄉愁楊善洲才會在退休之后放棄大城市安逸生活回到家鄉義務植樹美化家鄉。故土養育了錢學森、楊善洲,鄉愁也深深烙印再他們心里,為此當他們功成名就之后都選擇用自身行動回報故土。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人的成就可能不同,但是鄉愁卻可以是相同的就是希望并助力家園故土越來越好。當下全國上下正聚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幫助貧困人員擺脫貧困走向富裕從而實現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現在推出的扶貧“互聯網+”就是一個能夠讓“鄉愁”助力家園越來越好的措施,一個村子里走出的人有的會很有學識,有的會很富有,但是村子還有一部分因各種原因導致貧困的人存在,走出去的人通過“互聯網+”可以向貧困需要幫扶的人捐錢捐物,一戶貧困戶的困難就算再大只要心懷“鄉愁”的人積極參與捐助幫扶就會讓貧困者看到走向富裕的希望。
錢學森是搞科研的因為鄉愁他回到祖國故土用學識建設祖國,楊善洲是退休干部因為鄉愁他回到家鄉自愿植樹將家鄉建成美麗綠洲,聚焦扶貧從一個地方走出的人有很多只要心懷鄉愁盡己所能參與到幫助貧困戶脫貧中去,家鄉貧困者脫貧走向富裕進而實現共同富裕的小康就會快馬加鞭。人與人的成就不同但是只要心中有鄉愁就能夠為故土家園建設添磚加瓦。
(作者系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綠汁鎮龍格利村大學生村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