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會議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要政府、社會、市場協同發力,又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人民日報 6月1日)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其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改善農村環境,提升農民生活水平,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審議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事關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農業農村前途發展。因此各地在貫徹執行中,必須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朝著讓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個目標,來開展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
要始終把農民放在重要位置。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實施鄉村振興要把農民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我們要堅持把農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在執行政策、制定措施等方面必須要充分征求尊重群眾意愿、考慮群眾的利益、結合農村的實際,主動引導農民參與,努力讓農民認同、農民滿意。具體來說,首先是要搭建平臺提供機會,讓廣大農民通過提建議、論政策、談感受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既匯民意集民智,又增強廣大農民主人翁意識,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的進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其次是要堅持以增進農民群眾利益福祉為中心,不管是在城鄉融合發展,還是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都要向農民進行傾斜。當然,政府的主導作用也必須挺起來,在改善農村環境、改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指導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等方面要主動作為、形成長效機制,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是當前全國上下一項緊迫的、重要的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每個共產黨員都有義務扛起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這面大旗,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地址:四川鹽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