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推廣浙江好的經驗做法,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美麗鄉村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為鄉村振興提出新的要求。
當下,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各地要以“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為目標不斷奮發,各地學習、借鑒浙江先進經驗時,要立足本地實際推陳出新,充分發揮自己的自然、地域、人才優勢,推動本地優勢產業、經濟發展。
扎根基層,乘勢奮進。“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建設美麗鄉村,事關農村發展,事關農民社會福祉,大有可為,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奮發向上,一步一個腳印,全身心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真正扎根基層。建設美麗鄉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只要始終堅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并為之不屈不撓,夢想終究會實現。隨著農村資源、優質農產品、生態環境、淳樸鄉風、豐富民俗文化的不斷發掘,鄉村振興將不再是我國經濟發展可有可無的配菜,而是缺一不可的主菜,年輕一代要扎根鄉村振興大潮中,主動作為,終會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發揚“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精神。美麗鄉村建設,事關數億人民,涉及千頭萬緒,牽一發動全身,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夠完成,要實實在在抓治理、亮特色,腳踏實地向前推進。浙江省用了15年時間,扎實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方能取得造就萬千美麗鄉村的喜人成就。在建設美麗鄉村時,要發揚“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的精神,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到,要有“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的魄力,堅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既不貪功冒進也不畏難不前,才能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發掘地域特色亮點,提升競爭力。浙江省自2003年實施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有力支撐浙江鄉村面貌、經濟活力、農民生活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為我國建設美麗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帶來實踐經驗。但在借鑒其成功經驗時,切忌照搬照抄,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要根據本地人文、經濟、文化、土地及其他生產要素深入調研,規避缺點,發掘優點、亮點,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在村莊建設、經濟發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社會治理等領域要凸顯自身優勢,避免走入同質化發展軌道,方能提升鄉村發展競爭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