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以就業扶貧用好“漁”換“魚”之功

[ 作者:魚予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2-27 錄入:吳玲香 ]

2月24日,記者從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全省以就業扶貧工作為重點,不斷擴大就業規模和改善就業結構。據統計,去年全省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50.55萬人,其中就業50.05萬人,創業0.5萬人;幫助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勞動力實現就業創業14.87萬人,其中就業14.39萬人,創業0.48萬人,已搬遷貧困家庭戶均就業1.8人。(貴州日報 2月26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出自《淮南子·說林訓》。原文為:“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道理其實很簡單,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饑,卻不能解長久之饑,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實施“七個精準”、五級聯動,建立貧困勞動力培訓就業創業全程服務卡、崗位信息數據庫、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信息臺賬。通過與扶貧、移民等部門對接,“一戶一策”制定幫扶措施和計劃,最終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以就業扶貧,無疑是用好“漁”換“魚”之功。

當然,對于以“漁”換“魚”而言,筆者不免延伸和贅述。“魚”,以就業給困難家庭提供暫時脫貧路徑;“漁”,讓困難家庭找到脫貧的思路和方法;“欲”,通過就業激發脫貧欲望,樹立自己的目標;“娛”,以就業增加脫貧的快樂,獲得幸福;“愚”,學會腳踏實地、不等不靠,不走捷徑和投機取巧;“遇”,在就業中學會成長、找到創業發展的機遇;“譽”,以就業脫貧獲得精神層面的贊譽,助力后續的發展;“宇”,也就是就業脫貧的最高境界,在奮斗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輸血”培元,“造血”強身。衡量一個貧困戶是否脫貧,使用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收入。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合理安排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以就業激發困難家庭的內生動力,恢復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才能斷掉窮根、開掘富源。在不斷加強勞務協作和輸出同時,堅持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勞動維權“三位一體”工作機制,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通過大力實施“雁歸興貴”行動計劃,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政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精準的施策意味著精準扶貧更有效。去年返鄉就業創業79.11萬人,其中返鄉創業13.2萬人就是最好的例證。

一個地方貧困,原因有多種,因地制宜,找到適合本地區的扶貧模式,考驗著各地各部門的創新能力。正所謂,扶貧先扶智,要以開創性的工作來扭轉不利局面,就得從治理智慧上動一番腦筋。主動對接各地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等各類園區、各類在建設項目和服務業;圍繞當地特色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休閑農業、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農村一二三產業發展,幫助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解決當下,著眼長遠,既用好外力又激發內力,既富口袋又富腦袋,既解決眼前貧困又阻斷代際傳遞。此種兼顧現實情況和長遠目標的努力,值得贊許。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展望未來發展,沒有落后的地區,只有落后的觀念和落后的治理。再看以就業扶貧用好“漁”換“魚”之功,深挖自己的地方特色,找到自己的發展優勢和增長潛力,再輔以各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的強烈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有力的措施、更有效的組織、更堅韌的毅力,定能推動貴州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如期實現全面脫貧。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列表中文字幕欧美国产 | 在线播放大乳大屁股系列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