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上高縣野市鄉多位村民向中國江西網《問政江西》欄目組舉報,連山村支書冷偉華利用職權,違規將身住豪華洋房的父親冷伙生、妹夫聶遠牯變為“貧困戶”,領取危房補助款。對此,上高縣紀委當日介入調查,并查證舉報內容屬實。目前,冷偉華已被免職,收繳違規申領的補助資金。縣紀委已對此立案并進駐野市鄉開展深入調查。(01月18日 中國江西網)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為脫貧攻堅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退出開出了藥方,然而基層仍然有極個別干部私心嚴重,把自己的親屬、朋友納入貧困戶、低保戶的范疇,讓惠民政策失去公正,受到黨紀處分理所當然。
識別不精準直接損傷是黨和群眾的感情。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個別基層干部既對黨的惠民政策不認真學習研究,也不深入一線調研,在黨紀利劍高懸的情況下,仍然以慣性思維以聽匯報、憑感覺等方式,評定貧困戶、低保戶,個別該享受政策幫扶的困難群眾被排斥在政策之外,如一次朋友相聚,反映一戶群眾生活極為困難,主管領導與鎮書記聯系后,調查屬實當即落實了扶持措施,其反饋意見以工作不細一言避之,這樣不該出現的低級錯誤,群眾怎么不會有意見。
識別不精準,個別基層干部有私心。在中央“精準識別”的號令中,個別基層干部舍不下親情和壓力,或者接受個別非貧困戶的吃喝和小恩小惠,在政策的執行中失去了原則的堅守,把自己的親屬納入貧困戶、低保的范疇,或把非貧困的老年人與兒女分戶,故將分戶老年人納入幫扶范疇,幫扶工作中出現了奇怪的現象,老人住危房,兒女住洋房,“貧困戶”住洋樓,非貧困戶的住房四面漏風的問題。
脫貧攻堅是黨向世人作出的莊嚴承諾,在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不掉下一人。因而基層干部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一系列指示有機結合起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尊崇《黨章》錘煉黨員性,提高政治站位中提升執行黨的扶貧政策的公正性。自覺借鑒貴州利用大數據平臺和“四看”的識別經驗,對當地已納入幫扶的貧困戶,依靠群眾的力量再次進行精準識別,對錯評的不管涉及到誰,都要堅決清退;對漏評的無條件納入。否則,冷偉華把住洋房的父親和遠姑納入貧困戶受到黨紀處分,就是前車之鑒。
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只有在“精準識別”中大義滅親,才能增強執行黨規黨紀和黨的惠民政策的堅定性,打破親情和各類關系的制約,讓扶貧政策在原汁原味落地中,有效地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貧困群眾真脫貧、脫真貧。
(作者單位:鹽亭縣委辦公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