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成都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會。未來5年,成都將大力實施“十大重點工程” ——全域鄉村規劃提升工程、特色鎮(街區)建設工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大地景觀再造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農業品牌建設工程、鄉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農民增收促進工程、農村文化現代化建設工程、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程。成都將大力推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公共產品服務生產供給機制改革、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為鄉村振興提供體制機制保障。(11月14日 四川日報)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成都市將開展實施的這十大重點工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同時,實現城市和農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這和十九大報告中所提的總體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是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基礎、有條件:要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轉變發展理念,按照“一個主體功能區就是一個城市新區、就是一個特色街區”的要求,深入推進城鄉產業融合、基礎設施融合、社會保障融合和社區形態融合,打造具有農村特色、農業形態的城市社區;要把城市投資重點轉向近郊區,著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引導高端要素資源投向農業,積極培育一批農業服務業龍頭企業,建設農業品牌運營地、農業技術孵化地,為全省乃至西部農業發展賦能;要按照“農商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通過引入高端人才和創業團隊聚集產業,吸引創新要素進入農業,提升農業形態,推動鄉村加速振興;要將鄉村組織結構調整與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相結合,構建以主體功能區為基本單元的管理新體制,提升產業規模化經營能力、資源要素整合能力和社會治理效率,努力探索一條符合成都實際、獨具成都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路子。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