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打贏脫貧攻堅戰 思想扶貧是關鍵

[ 作者:棲寒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03 錄入:吳玲香 ]

10月25日,在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黃桷橋村雷豐果業種植園內,看著一棵棵掛果的柑橘樹,駐村農技員、內江市農廣校高級農藝師熊俊喜上眉梢。“去年4月通過高換嫁接技術種植了這150畝柑橘,1年多就大量掛果,村民今年增收穩當了。”熊俊說。(四川日報 11月1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扶貧干部來說,給困難群眾更多的產業發展指導,授人以漁,讓他們真正發家致富,才是最終極的助力脫貧目標。

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一些地方當扶貧干部滿懷希望帶著政策、技術、項目而去時,貧困村民卻伸手要各種物質東西,而對產業、技術,反應麻木,靠天吃飯的思想嚴重,對政府存在依賴性強,嚴重阻礙了脫貧的進度和成效。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貧困的思想沒有轉變過來,增加再多的人力物力資金去扶貧也無濟于事,再精準的扶貧措施也見不了成效,再好的產業規劃也只能掛在墻上。大量扶貧開發成功案例證明,精準扶貧不僅需要物資扶貧,更需要精神扶貧。說到底,打贏脫貧攻堅戰,思想扶貧是關鍵。

總所周知,思想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是更加難以根除的痼疾!它使人們不思進取,失去了任何可以改變其貧困命運的精神動力,磨滅他們的所有追求,消磨了人的意志和精神,使他們的頭腦僵化呆滯,精神毫無生氣,在生產、生活中聽天由命、消極無為,安于現狀、好逸惡勞,甚者“坐在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如此種種,極易造成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群體之間的關系出現不和諧,造成惡劣影響。

因此,我們在開展扶貧工作時,不僅要關心困難群眾的生活,既重視物質上的幫扶,更重視思想上的幫扶。樹立脫貧致富的標兵和典型,利用榜樣的力量為他們引路,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授人以漁”,全面提升農民的生產經營、專業技能和社會服務素養,使他們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持久脫貧奠定堅實基礎。

物質扶貧一時,思想扶貧一世。作為扶貧干部,更要花費繡花功夫在幫助困難群眾在思想上克服畏難情緒,讓困難群眾解放思想,走出自我禁錮,振作精神,樹立起脫貧光榮的信心與斗志。只有困難群眾思想解放了,脫貧致富才有希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才可能真正實現。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中文字幕精品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e |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日本韩国床震无遮挡高潮hd |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