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88個貧困縣,19日簽下總額390.26億元的投資大單,185個涉及農業、食品飲料、紡織、現代物流、節能環保、文化旅游等多個產業的投資合作項目,將助力四川貧困地區脫貧奔康。(新華網 7月19日)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的目標,既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也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攻堅階段。全省黨員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強烈的復命意識和劃句號的能力,為困難群眾解決辦實事、解難題,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堅持以“六個精準”為抓手,真抓實干,真扶貧、真脫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但是,在扶貧實際工作中,扶貧資金物資畢竟有限、扶貧政策效果的發揮還需要時間,如何展現政策優勢帶動困難群眾脫貧、發揮資金物資力量促進困難群眾致富,吸引更多的市場資源和力量進入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為脫貧攻堅引入更多更強的驅動力,仍然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既要把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精準落實、精準使用,不斷加大財力、物力的投入引導,把黨中央的關懷和支持落實到每一名困難群眾,積極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幫扶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堅持與困難群眾打成一片,查“病因”、拔“病根”,不僅脫物質之貧,還脫精神之貧,幫助困難群眾實現被動幫扶脫貧到自力更生致富的轉變;還要積極依托市場的力量,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落戶扶貧領域,重點要進入全省扶貧“四大片區”,因地制宜結合地區實際,發展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為貧困地區帶去更多的產業項目和發展資金,夯實經濟發展基礎,為貧困群眾帶去更多的就業機會,不僅增加經濟收入,還能學習技能知識、拓展眼光思維、增強競爭力,從根本上達到脫貧不返貧、自力更生、發展致富的目的,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如期實現。
經過努力,本次185個簽約項目中的177個簽訂了正式合同,金額達373.96億元;其余8個項目簽訂了意向協議。這些項目資金的進入,將為全省脫貧攻堅帶去更多更強的優勢、力量和希望,尤其是為堅決打贏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高原藏區、大小涼山彝區等全省扶貧“四大片區”的12個市(州)、88個貧困縣的脫貧攻堅戰,實現困難群眾脫貧奔康的目標,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動力。
(作者單位:中共蒲江縣委編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