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媒體紛紛聚焦河南鄭州大寨村“村霸”張中彥欺男霸女橫行多年,被判刑25年。“村霸”長期橫行,村內不得安寧,為什么遲遲沒有查處呢?
報道顯示,張中彥長期利用村治保主任的身份組建“治安隊”,向村民和商戶收取衛生費、場地費、租金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利用村莊附近工廠員工大量聚集的特殊條件,經營賭場,暴力護賭,牟取暴利。梳理近年通報的基層腐敗案例,有一個相似點幾乎都披有“村干部”的外罩,比如,河南舞陽縣澧河村原村黨支書張健國以“萬歲”自居,橫行鄉里;河北定州大辛莊鎮泉邱村原村主任孟玲芬給結婚的村民送花圈等等惡行。腐敗手段也五花八門,扶貧項目資金、各種惠農補貼、危房改造等都成為掠取的“小鮮肉”,有村官涉案過億成為小官巨腐的典型,還有一些村干部依靠“保護傘”和宗族惡勢力修煉成了“土皇帝”,毒霸一方。
這些村惡勢力長期橫行,不僅給農村干部隊伍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害,嚴重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更成為了黨和國家政策方針貫徹落實到基層的“腸梗阻”,破壞和諧穩定的“毒瘤”。“村霸”橫行,癥結到底在哪里?我們豈能袖手旁觀,做“睜眼瞎”呢?
一是基層換屆選舉中,有的為當選“兩委”而拉攏“村霸”或依托家族宗族勢力,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淪為“村霸”欺行霸市的爪牙;有的“村霸”干脆親自上陣,往往采取賄賂或者暴力威脅、恩威并施等手段,操縱基層“兩委”換屆選舉,直接參選獲得權力。另外,一些基層“兩委”班子選舉制度不健全、不透明,導致基層組織弱化;還有的地方一味注重選“能人、頭人”,不顧政治標準和群眾意愿,審核把關不嚴,甚至將有吸毒、嫖娼、賭博前科人員以及“兩勞”釋放人員等推選為村干部,無疑為“村霸”橫行埋下禍根。
二是俗話說“大樹下面好乘涼”。有的地方對于村一級組織缺乏監督和約束,內部監督走形式,社會監督跟不上,出現的弱監、虛監、空監現象,使村干部的權力制約機制薄弱,權力的行使處于自由狀態。有的領導干部為了政績,為了平衡關系,對“村霸”亂村視而不見,還有的部分領導領導干部亂用手中權力,縱容 “村霸惡勢力”為非作歹,成了“村霸”“保護傘”,他們仗著上面“有人”,霸占資源、恃強凌弱、開設賭場、游戲廳、擾亂市場秩序等,嚴重干擾社會治理。
“眾人拾柴火焰高”。對惡霸村官,群眾往往敢怒不敢言,個體群眾顯然無法也不敢抗衡。為此,要鏟除“村霸毒瘤”,防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現象出現,我們必須多維發力,綜合治理:一是嚴肅換屆紀律,將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嚴格審核把關,嚴格程序步驟,組織人事、檢察、紀檢、公安、社會綜治等方面要加大協作配合力度,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各類干擾、操縱和破壞換屆選舉的違法犯罪行為,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選舉環境,杜絕“村霸”和宗族惡勢力操縱參與選舉,“帶病”進入“兩委”班子。二是職能部門要綜合運用經濟建設、教育宣導、輿論推動等多維度社會治理措施,堅決貫徹落實村民自治制度,嚴厲打擊“村霸”及“保護傘”,及時通報,形成震懾,消除“村霸”亂村逃避處罰的“真空間”;三是堅持走群眾路線,加強農村基層法律宣傳教育,讓法治觀念走進群眾生產生活,幫助群眾樹立法律信仰,進而擠壓“村霸”的違法犯罪空間。同時,讓人民群眾樹立信心,主動參與“村霸”問題治理,積極與“村霸”黑惡勢力做斗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中共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