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向“樵夫”黨員學習為民情懷

[ 作者:陸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19 錄入:吳玲香 ]

“束薪白云濕,負擔春日暮”,這是詩人筆下的樵夫。與詩人悠閑自得的樵夫形象不同,福建南平百姓眼中的廖俊波“樵夫”,卻是負“重”而行的。廖俊波立足崗位二十余年,無論是在鄉鎮、縣委還是市政府,無論是災后重建、規劃建設經濟園區,還是脫貧攻堅,他都善于從百姓的第一需求入手,身先士卒,深入調研,以心交人,耐心待人,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生活都會大變樣。

如果說合格黨員需要有點什么樣的精神,那么,廖俊波的“樵夫”精神無愧于其中一種。“樵夫”精神蘊含著忠誠于黨、心系百姓、勤政務實、開拓創新、清正廉潔等等優秀品格。向廖俊波同志學習,首先要學的是他親民、為民的精神。

進山“探路”,百姓的門前是“落腳地”。好干部、自家人、老大哥……談起廖俊波,鄉親們更習慣這么稱呼。因為在群眾眼里,廖俊波從來沒有一點架子,經常和村頭老大爺坐一條板凳,不管企業大小都一視同仁對待。每次出決策、定方案,遇到與群眾利益切身相關的事情,或者工作難以推進時,他都會到群眾家里坐一坐、聊一聊,找到群眾心中的困惑和期盼,向群眾“請教”解決辦法。面對500多戶受災群眾,廖俊波沒日沒夜的走訪,抓住了災后重建磚塊供應和困難戶資金籌措兩個關鍵問題;面對征地“老大難”問題,廖俊波深入群眾聽意見,耐心細致得做工作,3月征地3600畝,卻無人上訪。用廖俊波的話講,不到現場,你就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調查研究,是共產黨員的基本功。如何在調研中,號準群眾的脈,找到問題的根源,并且充分的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掌握做群眾工作的本領,群眾工作做得好,群眾才會敞開心扉說真話,才會跟著黨的路線堅定的走,才會夸贊好干部,才會把干部當自家人,但群眾工作做不好,卻會適得其反。因此說,調研就要深入群眾,不僅調研的形式要深入,也要交心、談心,不能有半點官架子,否則即使天天入戶,也不會有群眾買賬。

“砍樵”拓荒,百姓的困難是“荊棘木”。廖俊波擁有一顆熱乎乎的“為民心”。在他身上,從不缺少挑重擔、敢作為的精神。面對榮華山一片荒山,廖俊波像一位“拓荒者”,以超前的“俊波速度”,規劃建設起棟棟現代化廠房林立、條條寬闊平坦道路縱橫的產業園區。面對政和“省尾”的面貌,他更像一位“建設者”,搞特色經濟、幫扶金融貸款、簡化審批流程,在沒有工業基礎的政和縣打造起了省級經濟開發區,三年減少貧困人口3萬多人。身邊的同事回憶廖俊波工作場景,他做事總是一馬當先,扛起責任,從不叫苦叫累,想的從來是“決不讓老百姓吃虧”。一句“決不讓老百姓吃虧”,道出了共產黨員挑擔作為的初心。實干,需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為百姓謀福利,需要真誠的服務態度和為民態度,需要實事求是、科學謀事,需要時刻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改變落后面貌,為改善人民生活狀態,披荊斬棘、枕戈待旦。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廖俊波正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干部的職責使命,是廣大黨員干部爭當合格黨員路上的榜樣。

“劈柴”前進,百姓的幸福是“寬扁擔”。對于廖俊波來講,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就是工作的方向,群眾的喜悅和笑容,就是工作的動力。廖俊波不僅走街串巷,與群眾拉家常,碰到群眾有困難,也從不回避;不僅著眼于整體提升轄區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對于單個群眾的單項訴求,也從不拒之門外。無論職務如何變化,廖俊波的辦公室對群眾、對企業都是隨時優先開放,每次接待來訪群眾總是滿臉微笑、態度親和,臨走時還不忘遞上自己的名片;對待群眾利益訴求,他總是有求必應。在碰到征遷難題時,他夜訪農家,和群眾代表促膝長談3個多小時,解決群眾在遷祖墳、拆遷補償方面的問題;為爭取企業落地,他反反復復打電話分析問題,打消企業家內心企業選址、股權經營等方面的顧慮。廖俊波的在群眾中的口碑就是那么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群眾的“口碑”反饋共產黨員的作風,是黨員干部是否干事創業、為民謀利的“政績”測量表。要想贏得群眾的口碑,關鍵是要有把群眾放在心上的實心,要有為群眾辦實事的誠心,要有為人民服務的真心,只有用真心、誠心、實心為民解憂辦事,才能在百姓心中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中文一区国产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一道本精品一区二区手机版 | 亚洲日韩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久久免费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