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從精神開始脫貧才能去除窮根

[ 作者:范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16 錄入:吳玲香 ]

2013年以前,好逸惡勞,“我窮我有理”“我窮我怕誰”一度成為湖北鶴峰農村的流行時尚。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鶴峰向以“等靠要”為主要特征的“素質貧困”宣戰,挖掉精神貧困之根。僅用4年,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風氣為之一變,農村“群星”涌現,由“精神洼地”成長為“精神高地”,推動扶貧進入快車道。(6月14日新華網)

曾經的鶴峰,山大人稀交通閉塞,是“八七”特困區,但是近幾年卻出現了罕見的農村“群星現象”。記者了解到,鶴峰縣涌現了一批批時代楷模,他們或是一個簡單的教師,或是手握法規的法治人員,亦或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們都是鶴峰的新形象。精神的傳遞,無限的的放大,他們熟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們深知精神的脫貧與精準脫貧的重要性,他們知道真的摒除窮根只有找的窮的根在哪里,才能真正的拔掉它。

扶貧,不單單只是解決一時的經濟問題,精準扶貧為的是去除貧困,開辟一條致富之路。扶貧,從“素質扶貧”開始,改變村民的素質,去除封建傳統思想,脫貧是一條共同走得路,一條坎坷的道路需要的是民與民的團結和官與民的團結。普及“美、禮、和、德”,提高村民的本身素質,接受素質教育、改掉自身陋習,意識到脫貧的重要性,提升官的素質,盡職盡責干實事。

脫貧的主體是民,自身意識的提高,當文明深入民心。脫貧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官的職責是宣傳文明知識,注重精神脫貧,只有意識的改變,才是長久之道。根正苗才會紅,精神是根,致富之路才會越走越寬。精神是真正脫貧的保障,脫貧只有擁有正確的思想,掌握正確的道路才會開辟一條真正的致富之路。只有擁有自己的路,才會走得更踏實,所以從精神開始脫貧去窮根。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日本中文一二区有码免费 | 亚洲爱啪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AV免费在线播放 | 亚洲狠狠狠狠狠2021 | 日韩一级毛欧美一级国产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