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村金融服務仍是我國金融服務體系中最薄弱一環,隨著我國農村社會空心化引發的產業空心化,農村金融機構賴以生存的信貸優勢資源逐漸喪失,一些農村金融機構無奈放棄農村陣地,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不少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農村資金非農化日益突出,有些機構甚至成了農村資金“抽水機”,使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日益陷入尷尬境地。有效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顯得十分迫切,但這是項社會系統工程,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從當前看,筆者認為應消除四種困惑,方能掃除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障礙。
首先,消除商業經營與政策功能混淆的困惑,充分釋放農村金融機構服務活力。長期來,農村金融機構活力不足,緣于承擔太多政策性職能,如過去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政策性與商業性經營經營不分,農業銀行上市商業化后,農村陣地基本收縮,信貸政策性職能幾乎全部轉嫁給了農村信用社,農村信用社扮演了扶持“三農”的“獨角獸”,苦不堪言,無法擺脫信貸高風險、低效益狀態,不少機構陷入了高風險泥潭。而新成立的農業發展銀行,主要針對農業大項目,政策性功效無法惠農廣大農民;郵政銀行雖身處農村,但很少放貸,無力用心“三農”;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至今尚未誕生,原有各類保險機構涉農保險業務少,商業性保險讓“三農”無法承擔高昂保險費率。為此,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應重新明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服務功能定位,將政策性經營與商業性經營剝離開來,對農村信用社承擔的政策性業務不能剝離,應實行分賬核算,如扶貧貸款、承擔農、林、牧、漁等財政補貼發放,政府應給予相應補貼或承擔資金損失,解除掣肘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經營自主權發揮的桎梏,煥發經營生機活力。
其次,消除拓展業務空間與農村經濟日益萎縮的困惑,全面掃除農村金融機構思想障礙。當前,農村金融機構拓展業務困難較多,表現為隨著城鎮化速度加快、農業比較效益低下,越來越多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剩下的多為老弱病殘,安心農村創業的新型職業農民呈減少趨勢,給農村金融機構拓展業務帶來現實困難,使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存貸比越來越低,巨額資金尋找不到可投信貸項目,導致發展渠道越來越窄、服務空間越來越小,農村金融機構陷入進退維谷境地。對此,農村金融機構在做好小額貸款基礎上,結合中央有關農業政策精神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大力拓展信貸業務增長空間,支持以新型農業業態如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業種養殖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為主要載體的農業產業化、專業化經營項目。并根據農村土地、林權、宅基地等“三權流轉”改革精神,大膽推出“三權抵押”貸款,盤活“三農”資產,打破“三農”擔保抵押貸款難僵局,提高農民貸款易得性。同時,根據國家城鎮化推進速度,適時調整信貸經營策略,圍繞城鎮化建設亟需的“三農”配套服務設施推出新的信貸服務產品,實現農村金融服務與城鎮化建設高度契合。
再次,消除金融有效服務不足與農村亂辦金融較量的困惑,牢牢確立農村金融機構金融主導地位。當前,由于農村金融機構存在“重商輕農”思想,不少已改制的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洗腳上岸”,服務脫農傾向嚴重,留下了“三農”服務“薄弱區域”,為各類非法金融活動大開了方便之門,既對農村金融機構正常經營帶來沖擊,動搖了農村金融機構支農牢固地位,也使“三農”利益遭到了侵蝕,影響了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為此,各級政府及監管部門要鼓勵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下沉”,農業銀行可在搞好“三農服務事業部”基礎上,機構下延,重回縣以下農村地區設立物理服務網點。其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服務網點建設力度,消除農村金融服務盲區,鏟除農村非法金融組織生存土壤。同時,積極引導和發展多種新型農村金融合作組織,壯大農村合法金融組織勢力,豐富農村金融服務手段,滿足“三農”多樣化金融服務需求。此外,嚴厲打擊農村地區非法金融活動,金融監管部門要建立農村地區金融監管網絡,加大對農村地區金融活動監管,取締一切不合法金融活動,凈化農村地區金融環境。
最后,消除傳統金融思維與現代金融碰撞的困惑,重塑農村金融機構服務優勢。當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服務還存在不少缺陷,最令人困惑的是傳統守舊金融思維與現代金融服務正產生巨大碰撞,表現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由于員工綜合素質普遍不高,接受新業務、新知識能力不強,滿足于已有服務現狀,缺乏引進高科技人才條件優勢,金融服務仍滿足于傳統服務模式,在業務上多以傳統存貸款業務為主,中間業務發展緩慢。而且,受現代金融服務沖擊,服務劣勢凸顯,經營服務優勢無法發揮,有被淘汰出局危險。為此,當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應有“脫胎換骨”勇氣,大膽革新,闖出屬于自己金融服務新天地。一是及時提高員工業務素質,加大對現有員工新業務、新知識培訓,提高原有員工適應現代金融服務新要求;對年齡大、無法提高服務素質的員工實行提前退休。同時,加大對新員工招募力度,根據農村金融業務發展實際,有計劃引進各類專業人才,改變人才結構不合理格局。二是主動向管理成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學習,重塑內控機制,加快經營體制改革和轉型,盡快建立現代銀行經營管理機制,以改革促發展,重塑自身服務優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第一農經內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