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過去的2016年,“特色小鎮”無疑是城鎮化建設里的熱詞之一。2016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自此,特色小鎮開始廣泛進入各級政府的視野,并成為社會資本的投資熱點。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一些地方特色小鎮的建設出現了政績化、房地產化的特點,導致特色小鎮特色不足,徒有其名不見其“魂”,無法融入當地特色文化,帶動經濟發展能力薄弱,只能淪為政府部門的“政績小鎮”,特色小鎮建設變成了部分人賺錢的工具。
放眼全球,在一些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特色小鎮頗受歡迎,如瑞士的達沃斯小鎮、美國的格林威治對沖基金小鎮、法國的普羅旺斯小鎮等,無不具有生態環境優美、人文氣息濃厚、產業特色鮮明、兼具旅游與社區功能等特色。我們建設特色小鎮,也要具有自己的“真特色”。特色小鎮要怎么建設,至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
一、提升文化內涵
無論是突出什么特色,小鎮的文化性都應該放在首位,小鎮的文化服務可以現代化,但文化的內容卻要承載厚重的歷史,否則,特色又從何談起?因為地方特色不是硬造出來的,而是依據歷史文化特點加以延伸的。在特色小鎮建設中,必須保持鄉土文化的原生性、鮮活性,用獨特的自然風貌、生活習俗和人的生產勞動等社會性生態元素,詮釋小鎮的文化傳統,讓小鎮文化深入人心。
二、打造秀美生態
特色小鎮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建設特色小鎮,就應保護好生態環境,并以環境生態為重要資源,建設“綠蔭垂柳小鎮”“江南水鄉小鎮”“田園風光小鎮”……爭取每一個“生態小鎮”都能給人以最美好的特色風景。
三、強化產業支撐
無產業,不發展。只有構筑集產業鏈、投資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于一體的產業創業創新生態圈,集聚各類高端要素,誕生各種創新因子,孵化新的產業業態,特色小鎮才能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也才能以最有優勢的產業吸引人們的目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鄉鎮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