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陳建榮:蘇州探索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 作者:陳建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07 錄入:19 ]

蘇州是全國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先行地區,利用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國家級改革試點契機,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有效實現形式,按照“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的改革方向,重點推進以農村集體資產股權量化為特征的產權制度改革,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產權不清、管理不嚴、效益低下、民主監督失效等問題,增強了集體經濟的發展活力,構建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意見》是對蘇州這樣改革先行地區探索實踐工作的肯定和鼓勵,也為下一步繼續深化完善這項改革指明了方向。

從2001年到2010年是蘇州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由試點摸索轉向全面推進的階段,按“清產核資、摸清家底、設置股權、量化資產、配置份額、發放權證”等步驟,蘇州將村級集體資產按成員資格和勞動貢獻等要素折算成份額進行量化,按人頭決策、按份額分配;到2010年,99%的鄉鎮已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用10年時間落實了農村集體資產的股份占有權和收益權。從2011年起,蘇州又圍繞改革的深化和完善,重點進行了三項工作。

第一、全面推進股權固化。

在將農村集體資產按一定標準以份額量化給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后,對所量化到人的股權份額進行“固化到戶、戶內共享”的靜態管理,做到以戶為單位、股權份額“生不增、死不減、遷入不增加、遷出不減少”。目前蘇州已有95%的社區股份合作社完成“股權固化”的工作。

第二、試點推進“政經分開”。

根據鄉村治理法治化和現代化的新要求,按照“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職能歸社區,三資管理和經濟發展職能留在集體經濟組織”的原則,分離村委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組織機構、管理職能、成員對象、議事決策和財務核算。目前蘇州已有220個村試點完成“政經分開”工作。

第三、大力創新發展方式。

鼓勵和引導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打破行業和地域界限,更多利用市場機制,整合利用資源資金,跨村、鎮、市(縣)組建聯合發展平臺,參與到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發展之中。目前蘇州聯社、總社和合作社集團等聯合發展載體已達120多家,涉及1200多家合作社、60萬戶農戶。

蘇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6年來,維護了成員合法權益,激發了集體經濟活力,拓展了農民增收路徑,提高了民主參政意識。改革的成效表明,蘇州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探索是符合農村發展的客觀需要的,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廣大農民的共同富裕。預計2016年,蘇州全市農村集體資產總額超過1700億元,村均穩定性收入超過800萬元。

重視宣傳引導、加強工作指導、把握總體方向、堅持發展主題和惠及廣大農民是蘇州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五個工作方式。下一步蘇州將在貫徹中央改革《意見》的基礎上,在建立健全股權管理機制、繼續推進政經分開、強化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健全完善農村集體產權交易體系這四方面繼續開展深入的改革工作;探索合作社內部股權流轉機制,推進財務分開核算和規范公共服務承擔制度改革,完成全市鎮級農村集體資產的清產核資,統一市縣鎮三級產權交易管理系統,并推進地理信息系統和互聯網技術在集體資產管理和交易系統中的應用。

(本文根據作者在“清華三農論壇2017”分論壇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上的發言整理,經本人確認并授權。)

作者:時任蘇州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网站高清 |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