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高壓打假態勢下,各種山寨商品頻頻曝光,維護了消費者權益,但我國農村地區仍因“五難”問題而成為山寨商品的“重災區”,嚴重危害群眾利益和健康,相關部門有必要加以重視。
山寨商品高度仿真,難以甄別真偽。不良商家對市場知名品牌進行“深加工”,在品牌名稱、商標、包裝等方面做細微的改動,生產出高度仿真的“山寨”商品,讓消費者難以辨別。尤其是農村留守老人、兒童知識水平、見識有限,鑒別能力更低。目前,農村消費市場比較常見的“山寨”商品有:“清鳳”牌紙巾、“日貓”洗衣粉、“周住牌”洗衣粉、康帥傅方便面、“豪牛”酸酸乳等等。
銷售網絡不健全,難以滿足需求。由于農村地區消費能力相對較弱、市場經營環境沒有城市規范等因素,許多中西部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甚至鄉鎮沒有大型超市、商場、專賣店,難以滿足群眾需求,讓部分山寨商品占據市場。以湖南省桃源縣為例,該縣部分鄉鎮中小學附近開設有“貝克漢堡”“啃德雞”等山寨洋快餐店。
劣幣驅逐良幣,難以規范市場。許多農村居民節儉意識強。在消費方面,甚至為了省錢而選擇廉價的劣質產品,讓農村消費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正規商品反而因價格高而缺乏競爭力,難以有效占據農村市場。據相關從業人員透漏:400ml的“漂柔”焗油去屑洗發水拿貨價格1.5元/瓶,終端零售價格為10元,而400ml的正品“飄柔”焗油去屑洗發水市場零售價格為32.8元/瓶。
商販流動性大,難以有效監管。受監管力量有限、群眾打假維權意識不高、農村信息不暢等因素制約,難以讓政府監管之手在農村地區實現全覆蓋,農村地區成為市場監管的短板。同時,部分“山寨”日化品商販“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以趕集、擺攤形式流動銷售,更增加了政府監管和打擊難度。以常德市桃花源鎮為例:2016年10月,該鎮集市上一名商販擺攤銷售“海乙絲”牌洗發水,部分村民未辨別清而購買,第二天使用后才發現有問題,而商販早已不見蹤影。
危害無法“立竿見影”,難以得到重視。許多山寨商品,尤其是山寨日化品危害性不能“立竿見影”,具有潛伏性、滯后性,同時價格較低,經濟損失不大,讓消費者難以引起重視,大多以“花錢買教訓”心態面對。如常德市桃花源鎮大部分村民購買到“山寨”日化品之后,往往只是扔棄,而沒有進一步的維權行動。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桃源縣縣委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