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根生:脫貧攻堅要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 作者:劉根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24 錄入:19 ]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國脫貧攻堅形勢和更好實施精準扶貧進行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言必信,行必果。要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2月22日新華社)

在過去的4年間,我國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都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個百分點。這些就是我們通過精準施策,在扶貧脫貧工作中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并且讓我們對未來的脫貧攻堅戰役充滿信心。但是,隨著一個又一個“堡壘”被攻克,我國扶貧脫貧的任務變得越來越艱巨,面臨的困難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通過更好地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最終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筆者覺得,不僅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精準的規劃實施、完善的政策配套這些外部力量,同時還需要充分調動基層群眾的積極性,尤其是要激發貧困群眾主動參與扶貧脫貧工作的內生動力。

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無論是在人力還是物力方面,也無論是在資金還是技術方面,政府都進行了很大投入。事實上,也正是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國的扶貧脫貧工作才能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有了很大起色。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在一些農村貧困地區,扶貧脫貧干部忙的滿頭大汗,可困難群眾卻站在一邊看的現象并不鮮見。一些貧困群眾覺得,扶貧脫貧就是國家的事情、政府的事情,與自己無關,甚至在一些地方還出現了貧困群眾參加政府舉辦的免費技術培訓之后還伸手索要誤工補助的咄咄怪事。因此,要想使扶貧脫貧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遺憾,也不落下一戶貧困戶,就必須改變少數貧困群眾的“等靠要”思想。

事實上,貧困群眾不僅是扶貧脫貧的受益者,他們同時更應該是扶貧脫貧工作的參與者。只有他們自己親自參與,才能真切感受到扶貧脫貧工作的艱難,并且珍惜來之不易的扶貧脫貧成果。一些貧困群眾之所以在扶貧脫貧工作中讓自己扮演了旁觀者的角色,并不是他們內心真的有多么冷漠,而是因為他們對扶貧脫貧工作的本質認識比較模糊,最終導致了角色錯位。所以,我們在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扶志和扶智,增強貧困群眾改變貧困面貌的信心和決心,讓他們能主動配合并積極參與扶貧脫貧工作。

當然,激發貧困群眾主動參與扶貧脫貧工作的內生動力也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講求方式方法,不能操之過急,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是決定扶貧脫貧工作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否則,沒有這種內生動力,即便是脫貧了,也容易返貧。所以,只有貧困群眾有了信心、有了干勁、有了參與扶貧脫貧工作的積極性,扶貧脫貧的成果才能得到鞏固,才會讓更多的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分享到經濟發展的豐碩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蕪湖文明網 2017-02-2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精品天堂一级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 久久超级碰碰视频久久 | 在线播放国产熟睡乱子伦 |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日本人韩国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