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年貨在不少農村地區成為新時尚,這種消費方式的變化消除了農民在商品認知上與城市之間的地域差別,這種消費認知的改變也將為城鄉協調發展帶來新動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幅員遼闊,農村面廣點多,網絡和快遞業務目前還難以實現村村覆蓋。對快遞業來說,這里蘊含著巨大商機;而對地方政府來說,其間透出的是農民對公共服務建設的新期盼
春節臨近,購買年貨成了春節前這段時間城鄉居民集中消費的一種特殊形式。年貨寄托著人們的情感需求,也包含著豐富的社會意義。買什么當年貨,曾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刻度,直觀地反映著城鄉生活的進步。如今,網購年貨在不少農村地區成為新時尚,買年貨方式的轉變更是折射出新農村建設的新需求。
大家都說年味在鄉下,而網購年貨這種新的消費方式,讓鄉村的“年味”散發出更多創意和生命力。有媒體報道稱,福建省有1300多個建在村里的“村淘”服務站。互聯網改變著農村消費方式,也升級著農民的消費需求。盡管對城里人來說網購已經很普通,但農村地區網購年貨的興起還是值得品味的,這種新的年貨購買方式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
“村淘”興起,說明有兩個不同的網絡已經覆蓋廣大農村。一是互聯網,二是快遞業。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如今,在很多農村院落里,也可以接上WiFi,點擊購物。在城里打工回鄉的農村青年,已經習慣于拿著手機購物。城市和鄉村的消費方式都簡化為“手指購物”,這種變化不僅擴大了消費的市場基礎,很多農民也因此成為消費者。更重要的是,消費方式的變化消除了農民在商品認知上與城市之間的地域差別,這種消費認知的改變將為城鄉協調發展帶來新動力。
快遞網絡延伸到廣大農村,使網絡銷售可以順利落地。現在,不僅東部地區,即便是在中西部的鄉鎮,我們也能看到快遞服務點。快遞業走完“最后一公里”,才使“手指購物”最終走入農家院落。商品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生產生活用品,它總是附結著很多其他因素。農民在網絡上點擊的年貨,帶著時尚元素,被快遞員送進農戶家中;它們改變了農民對信息的理解,也將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這種改變,在某種意義上說,將會發揮社會動員的作用,使更多農民認識到城鄉協調的重要性,從而轉變為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力量。
當然,在為農村年貨置辦方式新變化點贊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事情的另一個方面。我國幅員遼闊,農村面廣點多,網絡和快遞業務目前還難以實現村村覆蓋,一些地方的農民還無法享受網絡購物的便捷。對快遞業來說,這里蘊含著巨大商機;而對地方政府來說,其間透出的是農民對公共服務建設的新期盼,網絡通達和快遞服務到達應成為下一步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的新內容。現在,人們對農村的普遍感受是路通了,去農村不難了,有不少地方還把農戶的入戶道路硬化了。現在看來,應該像重視公路建設那樣,在新農村建設中搞好網絡和快遞業等公共服務建設,讓“網購”也早日實現“村村通”“戶戶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