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2017年湖南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陳向群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省長、省發改委主任謝建輝部署了今年全省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透露,今年我省將對“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的3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月7日 紅網)
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幫扶生活條件極度惡劣地區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就是補短板中的短板。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特別是對很難實現就地脫貧的要實施易地搬遷脫貧一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這為我們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提供了難得機遇、指明了思路、方向和重點、措施。要完成今年湖南3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要把握好“四個到位”。
政策執行到位。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有非常明確要求,各地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落實。要堅持政府主導,群眾自愿。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強統籌謀劃和資源整合,動員市場、社會等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充分尊重搬遷群眾意愿,不搞強迫命令,防止以易地扶貧搬遷之名搞“運動式”搬遷。易地扶貧搬遷各項政策、各項資金都要精準集聚,優先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和后續脫貧。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新機制,拓寬搬遷對象穩定增收渠道,搬遷安置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實現穩定脫貧。
問題解決到位。通過我們平時督查和年終考核驗收檢查發現,各地在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離中央和省里要求,一些地方還有差距。主要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搬遷對象確認不精準;安置點選址不合理;后續脫貧發展措施不精準不到位。針對存在的問題,各地要制定切實可行整改措施,在規定時間內整改到位。
目標完成到位。今年我省將對“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的3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要完成這一艱巨任務,需要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認真落實《湖南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考核方案》要求,從2017年開始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納入對各市州、縣(市)區、鄉鎮黨委政府全年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
結果優化到位。易地搬遷是精準脫貧的重要方式,核心是要脫貧,脫貧的核心是要有產業支撐,必須充分考慮促進農民增收,絕不能通過搬遷增加農民經濟負擔,更不能因為搬遷形成新的貧困戶,確保搬遷后農民收入超過搬遷前水平,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可發展、能致富”。因此,要做好結合文章,打造搬遷亮點,使搬遷群眾真正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努力實現新房、新村、新景和新產業、新生活、新發展。
總之,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實踐證明,易地扶貧搬遷是中國特色開發式扶貧的一個重要創舉,已成為新時期貧困地區“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的治本之策,在推動減貧脫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2017-02-0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