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定義縣域電商運營服務商?
我感覺,縣域電商服務概念比較大,服務商能服務什么?第一個我覺得首先是電商直接最需要的服務,。比如我們常常講的,人才誰培訓,?美工誰來做?后臺數據怎么管理,?這是我們俗稱的小的電商服務業(yè)。第二個是縣域內電商生態(tài)的打造。比如電商園區(qū)誰來運營?底下“村淘”的人誰來日常進行管理培訓等等。還有第三個方面,縣域需要加強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電商運營商也是可以參與的。比如說現在建電商孵化園區(qū),很多地方沒有電商服務商的參與,建的孵化園區(qū)根本不像是電商的。我說有的像五六十歲老年公寓的感覺,沒有電商的痕跡。 所以我有一個觀點,電商要成功,必須是電商服務業(yè)要發(fā)達。沒有電商服務業(yè)的地方,一定不會有好的電商。所以,縣域電商我覺得是電商企業(yè)和電商服務商要攜手下鄉(xiāng),一個人下鄉(xiāng)干不動。
現在的電商服務商在縣域怎么干?
我覺得縣域電商服務商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自己的轉型,因為我們目前可能80%以上的縣域電商都是工業(yè)品電商轉型而來的。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有一個電商服務商信誓旦旦到陜西去,“我要給你做蘋果電商的運營商”,簽了豪邁的合同。但半年之后悄悄的離去了,根本據做不動,農產品電商和工業(yè)品電商根本不一樣。所以我給做縣域點深電商服務商的建議是:
第一,從了解縣域,從了解農村開始。比如說,跟農村淘寶陜西區(qū)的人交流,我建議他們買一本書看一下,就是先看一下費孝通老先生寫的《鄉(xiāng)土中國》,縣域先了解了農村,才能了解中國,。沒有搞懂農村,是一定搞不了農村電商的。
第二,我覺得要本地化。不能高高在上,我覺得你的團隊可以帶一兩個骨干,但不能長期讓你帶來的部隊在當地駐扎下去。我可以直白的講,對于現在80、90后的小年輕,長期待在縣城是非常困難的,哪怕給很高的工資,都解決不了內心的失落感。有的縣長說,我想把他留下怎么辦?逼急了辦法是有的,我開玩笑說,你把他們變成你們縣的女婿或者兒媳婦就差不多了。服務商一定是點火的角色。,然后要在縣上挖掘現有的電商、現有的青年人才,讓他們成為你服務商的一員。有一個現象,所謂的電商生態(tài)圈不是人人都在直接搞電商,大約是百分之二三十搞電商就夠了,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從事電商相關服務業(yè),而且一定是隨著電商生態(tài)的發(fā)展,所有的電商服務業(yè)都會拆成獨立的產業(yè)生態(tài)。一開始是服務商搞培訓、美工等,什么都干,電商做大了,以后肯定會成立專業(yè)的電商培訓機構、孵化機構等等。所以里面的文章很大,要加快進行本地化。
第三,我覺得一定要給政府當好參謀。我給很多電商服務商的建議是:別盯縣長的錢包,而要盯縣長的腦袋,。縣域電商,準確的來講,是2015年才開始把法爆發(fā)的。所有的縣長幾乎都想搞電商,但很多縣長到目前為止對電商認識還不太清楚。他在抓電商的時候很猶豫,很無助,因為底下也沒有人懂。所以這時候電商服務商要承擔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縣長認識電商,給他提出發(fā)展縣域電商好的建議。我看到很多好的縣域電商服務商,落地比較好的,主要原因是他打動了縣長,讓縣域電商走上了一條比較規(guī)范、比較正常的道路。
中國鄉(xiāng)村發(fā)現網轉自:作者的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