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強化對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支持特色小城鎮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功能。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建設水平和發展質量。
下面以湯溪鎮為例,談談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思路。
湯溪鎮位于郴州的最東端,距炎帝陵20余公里,井岡山80余公里,東江湖50余公里,總人口1.3萬余人,國土面積189平方公里。境內旅游資源獨特,擁有國家名茶“狗腦貢茶”基地2萬畝和6處溫泉涌口;林木資源豐富,林地面積23萬余畝,活木蓄積量9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83.2%,境內尚有保護得較好的大片的原始次森林,方圓數十里。我鎮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溫度適宜,雨量豐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在大氣候之下又受山地小氣候的影響,使這里冬暖夏涼,風景如畫,氣候宜人,是避暑度假休閑、沐浴溫泉、探索神農文化的好去處。
資興市湯溪鎮如何利用自身的產業經濟、溫泉資源、山水資源、歷史人文等獨特優勢創建特色小鎮,是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重大戰略選擇。
一、產業定位
湯溪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首先要進行產業定位。實現“一鎮一業”,突出“特而強”。
湯溪鎮的“特”就是主攻溫泉產業,而不是其它。“強”主要表現為圍繞溫泉產業,加大投入,將溫泉產業培育成行業中的“單打冠軍”。其次要將特色小鎮功能集成“緊貼產業”,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鎮一定要有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緊貼產業定位融合發展,而不是簡單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鎮的文化旅游社區功能,必須從產業中延伸和挖掘出來,湯溪溫泉小鎮,它的文化和旅游功能就是從溫泉產業中挖掘。特色小鎮形態打造“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小”就是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美”就是湯溪鎮特色小鎮要建成3A級以上景區。
二、規劃與建設原則
湯溪特色小鎮建設總的原則,就是“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湯溪特色小鎮建設就是按照這個原則進行推進。
1堅持突出特色
從湯溪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發展特色產業,傳承傳統文化,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完善小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防止同質化現象;依據湯溪鎮特色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培育對象,防止一哄而上。
2堅持市場主導
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防止大包大攬。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據產業發展確定建設規模,防止盲目造鎮。政府主要是做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編制規劃; 二是基礎設施的配套推進,包括水電道路建設等等;三是要素保障,主要是土地保障;四是生態環境保護。最后還要與高等院校合作,積極參與規劃與建設。
3堅持深化改革
加大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規劃建設管理,創新社會服務管理。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打造創業創新新平臺,發展新經濟。
三、規劃與建設思路
1延續歷史文脈,發展歷史經典產業
湯溪溫泉因炎帝到此洗湯而著名,當地村民,去朝拜炎帝陵,必先“洗湯”凈心息欲,以示誠心。湯溪現有溫泉三處,分別為炎帝泉、仙泉,神農池。據縣記載:清代即有“里人砌石為池,名覆以亭,鄉民早晚就浴,可以愈瘡。”湯溪現有涌泉6處,水溫44—63攝氏度,日流量2800噸,含氟、硒、硫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油脂性強,水質優良。湯溪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應該是當地傳統文化和當地社會經濟結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特色小鎮發展重點開發溫泉產業,發展茶葉及當地農林資源產業等,這樣不僅可以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起到十分有利的作用,同時又把文化遺產提到對當下社會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地位。湯溪傳承歷史的小鎮并不是被動發展或是純粹的“博物館”,而是既挖掘千年歷史文化積淀,延續歷史文化根脈,傳承工藝文化精髓,又引領該產業創新發展,為傳統產業注入新活力。
湯溪鎮要以“神農山莊”為中心,整合“狗腦山”周邊資源,規劃建設”狗腦山風景區”深入挖掘神農百草文化內涵,建設成為開放式、生態化的溫泉休閑園區。重點開發神農百草展示園、神農百草生態溫泉區、神農溫泉文化館、神農百草手工坊等各種百草溫泉主題的休閑體驗區,為不可復制的湯溪神農百草溫泉文化歷史增加了新的休閑體驗。
2打造美麗鄉村旅游環境
當前,舉國上下都在大搞鄉村旅游,是不是每個這樣的鄉村只要把路修好都能發展旅游呢?我們的答案是否定的。許多地方想發展又想不出別的招。于是借著新農村建設之機,把鄉村村容村貌整改一下,道路拓寬平整,搞上幾家帶頭的農家樂,把政府的接待吃喝拉過去,然后就高聲宣傳我們的鄉村旅游搞火了!其實最后的結果都持續不長,完全是本地的自娛自樂,湯溪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空間布局與周邊自然環境要相互協調,整體格局和風貌具有神農文化特征,規劃區域路網布局合理,建設高度和密度適宜。
居住區、旅游區開放融合,鎮中心規劃街坊式布局,居民住房舒適美觀、風格較統一。建筑彰顯當地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湯溪鎮要圍繞“狗腦山風景區”重點規劃建設十個以上具有相當振撼力的奇觀奇景:如百草園、貢茶園、炎帝浴池、神農百草溫泉、神狗靈、照妖鏡、狗腦山觀月、炎帝朔溪、紅石謎、松樹披龍鱗、竹林冒甘露以及紅色傳說等景觀。
3挖掘當地特色文化
湯溪鎮的神農文化十分的豐富,但要結合產業發展還需要充分挖掘。如狗腦貢茶就產于資興市湯溪鎮境內狗腦山一帶。炎帝嘗百草治百病:有一次他路過資興時,帶著自己的愛犬來到一座山上,看到了一樹金燦的野果子,炎帝隨手摘了一個果子放入嘴里,不一會兒就昏迷不醒,原來這野果子有毒。愛犬咬著主人的袍袖拖著炎帝到了一座山的一棵樹下,露水順著樹葉滴入到炎帝的嘴里。過了一會,炎帝睜開了朦朧的眼睛,卻看到本人的愛犬已累得暈死過去了。炎帝為此心痛不已,后來把這座山命名為 "狗腦山"。原來這座山長滿了茶葉樹,是茶葉樹上的露水救了炎帝一命。
后來當地的農人每年把這山上的茶葉采擷起來進貢給皇上,“狗腦貢茶“因而而得名。政府要組織專業人員開展神農文化的挖掘、整理,歷史文化遺存得到良好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活態傳承。形成獨特的文化標識,與產業融合發展,從而使優秀傳統文化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休閑農業職教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