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午開會部署,我下午開會落實,基本不過夜;你開會到12點部署,我開到1點落實,態度很積極。而具體看看他們的落實計劃,言之不詳、重點不重,沒吃透精神、可操作性差,不可能把部署貫徹好、落實好?!边@是一位領導在會上講到工作中的一種“怪現象”。(人民日報)
如今,工作上有個怪象,任何工作都要求層層落實,結果是一層推一層,到了基層就變了樣。就國家而言,每一項政策都是本著服務群眾的目的制定的,都是抱著推動社會發展的目的來推動的,然而,在落實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讓工作效果打了折扣,問題就出在層層落實上。
我們在開展工作的時候要求層層落實并沒有錯,但是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就把層層落實變成了層層安排。上層安排給下層,下層安排給更下一層,到了最基礎后,基層人員因為接受的指令的經過層層添加的,可操作性已經不存在了,加之基層人員很多工作存在技術壁壘,無法按照要求推進,最后的結果就變成工作難以落實。
要順利推動各項社會事務快速前進,就必須改變層層安排的怪象,要真正實現層層落實。筆者認為:層層落實首先就是按照上級要求客觀的進行精神傳達,不能盲目的層層添加內容,導致方案的可操作性下降;其次就是要層層劃分工作內容,我們在執行時不能光是層層開會,而是要層層減少內容,下達任務時不是把工作全部放下去,而是先把自己需要開展的工作剔出來,把需要基層收集數據、匯總情況等無法本層次完成的工作下傳,改變工作越安排越繁瑣的情況,形象工作到基層就變得更基礎的工作,真正實現工作層層落實;最后就是在層層落實的同時要重視下層是否接的住的問題,要保證基層有能力開展工作,才能將工作下放,否則工作必須留在本層次開展。這樣的層層落實才能保障各項事務的順利推進。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豐谷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