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穆子黎:從制度上鏟除不愿干事不想干事的土壤

[ 作者:穆子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15 錄入:實習編輯 ]

原標題:要使干多干少不一樣,打破旱澇保收是關鍵

今年以來,北京、浙江等地出臺了相關文件對公務員平時考核進行了規范。通過實行“日記式”管理、平時考核結果占年度考核50%以上、工作生活社交均要受監督……過去被視作端著“鐵飯碗”的公務員群體,將面臨越來越細化的考核制度,雖仍身在體制內,但是干多干少不再一個樣。(中國新聞網,2016年7月12日)

“鐵飯碗”雖好,但缺陷也是顯而易見,它帶來了穩定,但也抑制了活力。眾所周知,基層一線黨政機關工作任務繁重,但與繁重的工作極不相適應的“干多干少都一樣”的“大鍋飯”現象卻又普遍存在。于是形成了這樣一種境況:年輕公務員在“新來的就該多干活”的規則下對各項繁重工作疲于應付;個別“老”同志在激勵和監督手段缺失的情況下,早早進入“半退休”狀態;部分主管領導在“少栽刺,多栽花”的管理哲學指引下,也不愿主動去打破這樣一種延續多年的“平衡”。

在這樣的行業“潛規則”之下,看似于民無害,實則正因這種歪理邪說的荼毒,嚴重影響了黨政機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助長了“慵懶散浮拖”等不良風氣。基層一線的工作千絲萬縷,稍有疏忽帶來的很可能是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損失,是政府形象的蒙塵,這樣的工作很多時候并不單單是一份辛苦,更多的時候是一種責任。“做得多錯得多,啥事不干反而平安無事”,這種思想曾經一度在體制內頗有市場,體制外的人一聽則無不口誅筆伐。實事求是地說,單純站在個人自利的角度,似乎也很難否認這種思想的合理性,畢竟并非每個人都擁有高尚的品德。要想徹底打破這種現象,必須從制度上鏟除這種讓干部不愿干事不想干事的土壤。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干多干少都一樣的現象有著復雜的歷史因素,如果有關整治措施無法觸及深層次矛盾,最終的結果可能乏善可陳。“日記式”管理雖要求每名干部對每天的工作內容進行記錄,但如何保證干部能夠如實記錄和反應工作內容?如何對記錄內容進行量化考核和評價?如果記錄不能保證客觀真實,如果考評缺乏公正公開的配套量化機制,僅僅依靠主管領導對日記的“審核”,那實在難以打破厚重的人情壁壘,相關的改革措施也很可能陷入“舊瓶裝新酒”的尷尬,其效果也將背離我們制度設計的初衷。

遙想改革開放初期,正是打破了大鍋飯,社會生產力才得到了極大的調動。今天,我們也需繼續改革,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在保證陽光公正的情況下拉出差距,用獎勤罰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鐵飯碗”的旱澇保收,我們才能讓踏實干事的干部獲得激勵,才能讓失去激情的干部重獲干勁,才能讓碌碌無為的干部感受壓力。只有那樣,我們的黨員干部方能時刻保持蓬勃的朝氣,各級黨政機關也才能時刻保持高效的運轉。

工作單位:中共樂山市市中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思思久久er99精品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成人 | 中文字幕25天天夜夜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