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鄧綿安:精準扶貧,建房子更要養根子

[ 作者:鄧綿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04 錄入:實習編輯 ]

6月30日上午,中宣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召開全國文化精準扶貧工作視頻會議,研究部署“十三五”時期文化精準扶貧工作,實現到2020年,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主要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新華網,6月30日)

自十八大以來,助力貧困戶脫貧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精準扶貧的重要性,中央已經定下了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目標,各地也簽下了“軍令狀”,保證完成任務。但是精準扶貧,不是簡單的送錢送物,不是一味建設華麗房屋,而是要定位“窮根”,拔除“窮根”,更要從精神層面上為農民脫貧。某些“表演式”扶貧并不是個例。如,某地政府搞“抓鬮扶貧”,對貧困戶幫扶仍然停留在“柴米油鹽”的慰問上,這些“表演扶貧”措施,中看不中用,遮擋真貧,往往是“前腳脫貧后腳返貧”,不能扶真貧不說,還錯失了真正幫助農民脫貧的時機。

同時,一味強調物質脫貧而忽略精神需求也是片面并且不科學的。國內的一些中產階級自認為已經過上小康生活,隨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秀了素質的“下限”,這類人雖然可以說是物質脫貧,但是精神層面與居住在貧困地區的貧困戶并無很大差別。

而精準扶貧的核心,就是要精神、物質兩手抓,避免出現物質上去了,精神卻跟不上的處境。精準扶貧提升群眾獲得感,既要著力于當下“扶志”、“扶智”,又要立足長遠,徹底擺脫物質貧困、精神貧瘠。此次中宣部等三部門研究部署文化精準扶貧工作,詳細規劃了未來五年,我過應該如何抓好文化精準扶貧工作,并將工作內容下延至縣級,充分分析各地不同情況,制定因地制宜的幫扶計劃,把農民擺脫物質貧困、精神貧瘠作為重要內容擺上日常,并做好了科學計劃。然后,比計劃更重要的是將計劃變為現實。各級黨委政府已將釋放扶貧紅利,下一步就是具體承辦人的操作問題,如何落到實處,如何收到實效,還需監管部門和人民群眾共同努力,早日完成脫貧任務,帶領群眾走向小康。

工作單位:綿陽市北川縣安昌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曰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