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楊葳:東方主義在中心城市邊緣農村的構建

[ 作者:楊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25 錄入:王惠敏 ]

臨近過年,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表姐把已經戀愛三年的男朋友帶回了家,但沒有事先告知家里人。均是縣政府公務員的表姐父母滿懷欣喜地忙活了一桌好菜招待未來女婿,原本是一頓喜慶晚宴,然而當表姐父母得知其男朋友家在農村后,,原本熱鬧喜慶的晚宴結果卻不歡而散。宴上,表姐父母指責表姐,農村生活將會多么艱苦,農村衛生條件是如何令人堪憂,如果表姐嫁到農村將會如何另父母臉上蒙羞。在這一過程中,表姐男朋友一言不發,羞得滿臉通紅,最后扔下一句話憤憤離席,“往前推三代,誰家不是在農村,誰不是農民”。這一頓宴上的對話,濃縮了農村和城市的差異,中國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差異并不僅僅是空間地理上分布的不同,在其他諸方面也處于長期的對立狀態,以及雙方在經濟上、文化上、語言上、乃至思想觀念上存在著巨大差距。表姐父母從未到過男方家,卻一口認定,農村是貧窮的、落后的……貧窮、落后這類詞匯本是用于形容某一地方某個時段的經濟發展狀況,適用于農村,同樣也適用于城市。然而,在這里卻將其等同于農村,換句話說,農村就是貧窮的、偏遠的、落后的;城市就是富裕的、干凈的、整潔的、文明的,為什么會這樣呢?

薩義德的東方主義指出,西方的經濟、思想、文化等都貫穿著一種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因而西方思想文化總是被認為居于世界的主導地位。與之相對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三世界或東方則被排擠到邊緣地帶,或者是不時扮演著一種相對于西方的“他者”角色。東方主義的東方幾乎就是歐洲人發明的,東方主義之所以具有意義完全取決于西方而不是東方本身,而是虛構出來的東方。處于中心強勢地位的西方對于處于邊緣弱勢地位的東方的長期以來的主宰、重構和話語權力壓迫。東方主義也適用于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在發展的過程中,城市處于中心地位,農村則處于邊緣地位。

“往前推三代,誰家不是在農村,誰不是農民”這句話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在傳統古代社會中,城市更多的是政治中心和商品交換中心,或者是因處于交通要道而發展起來的城市,城市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功能作用較小。由于城鎮數量較少,中國屬于傳統的農業大國,歷朝歷代皇帝重農抑商。所以,古代社會中城市和農村的差別更多的是功能上的,而身份、地位上的差別雖有,但是并不突出。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后期,由政府主導建立了城鄉二元分割的城市化,政府對城市和市民實行“統包”,福利小至吃飯、洗澡,大到教育、醫療、養老。對農村和農民則實行“統制”,嚴格限制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以犧牲農村、農民的利益來發展城市。這一政策導致了城鄉之間的隔閡,使得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別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更多的是身份、地位、階級之間的差距以及城市和城里人獨具的優越感,這種差距的影響和優越感延續至今。表姐父母沒有去過男方家里,卻能斬釘截鐵的描述男方的生活環境、家庭狀況:貧窮的、偏遠的、落后的,農村人是沒文化的、邋遢的、愚蠢的、思想封閉的;城市是富裕的、干凈的、整潔的、文明的,城市人是有文化的、講究的、聰明的、思想開明的。換句話說,表姐父母對于男方的生活環境和家庭條件是憑借自己的主觀印象想象構建的,存有偏見,不具有客觀性,缺乏真實了解。這也體現了處于中心的城市掌握著話語主宰權力,可以對邊緣農村進行霸權定義。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城市化發展使得城鄉之間的壁壘逐漸打破,小城鎮迅速擴張, 城市在進行自我宣傳的時候,也沿用了同樣的方式。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新開樓盤的廣告描述出一幅幅未來美好城市生活隨處可見。在這些宣傳標語里往往可能看見城市通過把自己同農村進行對比來提升自己的影子,同時也隱射著中心城市邊緣農村的差別,例如“城市讓生活更美好”“XXX讓您盡享城市奢華”。城市生活就是美好的,奢華的,享受的,這也隱含著農村生活就是相反的一面。

東方主義作為一種話語方式在文化甚至意識形態的層面對東方進行表述。東方主義對東方的表述采用的是一套西優東劣的二元對立的表述系統,對東西方各白的特征進行預先分別,然后再把這些特征打上本質化的標簽,從而使東西方之間的差異根深蒂固。1978年以后,中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期望過上城市所描述的那樣的美好城市生活,他們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試圖進行身份上、行為上、思想觀念及文化上的轉化,成為被外界承認的,所謂的文明的、富裕的城市人。然而,當農村人進入城市之后,這種中心城市對于邊緣農村的主宰權力、霸權定義并沒有消解,而是在城市內部進行了中心對邊緣進行了再次構建。

前幾年,“殺馬特”一詞在網絡上迅速躥紅,這一詞源于英文單詞smart,譯為時尚的、聰明的,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朋克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另類的青年形象,其最初形容的是結合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結合體。后來人們將這一詞延伸,主要用于形容從農村走出來長期在城市務工的農民工二代。當提到“殺馬特”的時候,大多數人聯想到的是這一類群體:中學畢業或者是中高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的“90后”,喜歡流行網絡口水歌曲,服飾是廉價的地攤貨,頭頂五顏六色的長頭發,使用的是國產山寨手機,職業主要集中在理發店員工、餐館服務員、建筑行業。與“殺馬特”形成對比的是“小清新”,是指接受過大學教育的在城市工作的白領,他們有著較好的經濟基礎,喜歡攜單反相機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養寵物,常在微博曬美食、美景照片。“殺馬特”原本只是眾多社會文化現象中的其中一種,同樣“小清新”也是。但是,人們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將“殺馬特”鎖定在從農村出來的在城市務工的青年這一指定群體,并賦予了更多的含義,比如“山寨系”,“非主流”,鄉土氣息,“貴族王朝殺馬特”,甚至將其歸為“貧窮文化”。特別是從與“小清新”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城市文化和農村文化的差別,在農村人進入城市工作生活后并沒有得到消解,而是得到了重新建構,也體現了處于中心的城市人對于這一群體的歧視和隔離。

很顯然“殺馬特”的定義并不是“殺馬特”這一群體對自身,而是城市人基于自身的優越感以及長期以來對農村人的主觀印象和偏見而形成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與“小清新”截然不同的社會區分和待見。城市和農村的中心邊緣之別隨著農民從農村向城市流動在城市內部進行了中心邊緣的再生產,這種再生產不僅僅停留在社會空間位置上,比如城中村,還轉移到了文化、生活、身份思想觀念、各個方面,“鄉下人”“鄉村非主流”等。與此類似的情況還有大城市里有外來務工的農民工組成的“城中村”。東方主義者在表述時遵循一個基本原則:向原初形式的發送,每一現代的、當地的行為都被歸入原初的終極形式之中,而這一原初形式在此過程中又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同樣,“殺馬特”和“小清新”就是在中心城市邊緣農村的基礎上的再生產出來的。

城市和農村之間的區別難道真的如描述的那樣?農村是貧窮的、偏遠的、落后的,農村人是沒文化的、邋遢的、愚蠢的、思想封閉的;城市是富裕的、干凈的、整潔的、文明的,城市人是有文化的、講究的、聰明的、思想開明的。在費老先生的《文字下鄉》中關于鄉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討論過:鄉下人在馬路上聽見背后汽車連續按喇叭,慌了手腳,東躲西避都不是,司機剎住車探出頭,朝著那鄉下人吐一口:“笨蛋”!城里學生下鄉,看見地里長著包谷,冒充內行說:“喲,今年麥子長得這么高啦”。旁邊鄉下朋友的微微一笑,也不妨譯作“笨蛋”。

那又該怎么樣來看待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呢?城市和農村的區別應該基于自身的特點,農村的存在并非得依賴于城市人怎么看,同樣,城市的特點不應同農村作對比而存在。也就是說,應該按照農村的固有特點來估價和描述農村,立足于自身的農村視角,只有這樣才能得出一個正確的、不帶任何偏見的農村概念,而不是把農村當做“獵奇”一樣來考察研究,城市也是同樣。如果僅僅是把城市農村中任何一方參照物,用城市來襯托農村的落后,或者是用農村來襯托城市的美好,這樣來了解任何一方,都不能得出一個正確的、客觀的、不帶偏見的答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索驥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在线91 |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中文字幕日产乱码一区 |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