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荊平等:構筑生態環境共同體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 作者:荊平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1 錄入:12 ]

以綠色發展擘畫美麗家園

荊平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京津冀地區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協同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綠色發展,核心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就京津冀地區而言,多年來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人口集聚、用地擴張,也引發了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對三地而言,雖然發展程度不同、資源稟賦有別,但在面對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問題上卻有著高度一致,那就是要逐步放棄靠基礎建設、集聚產業謀發展的傳統路徑,更加注重統籌協調、聯動互補,以關停并轉、節能降耗的“減法”,換環境修復、生態補償的“加法”,進而探索綠色發展的“乘法”。

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是一場革命。無論是劃定生態紅線,淘汰落后產能,還是處置固體廢物,回收再生資源,每一項具體的舉措,都會面對深刻的利益調整,也可能帶來新的矛盾問題。這就需要京津冀三地牢牢堅持“一盤棋”的思想,按照區域生態環境效益最大化的需要總體謀劃政策措施。克服患得患失的利害權衡,摒棄得過且過的消極心態,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子孫負責的態度直面難題、協力攻堅,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雙贏。

構建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擘畫協同發展的美麗圖景,必須開拓綠色發展的新路徑。三地已經起步,也必將走得更遠。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蔡國雄:圍繞北京周邊建循環利用產業基地

本報記者 方芳

京津冀污染物的排放,以固體廢物的排放量最大。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臺盟北京市委主委、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建議,構建京津冀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產業體系,是改善京津冀生態環境、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路徑。

蔡國雄建議,京津冀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產業體系,要具有規模化、集約化、高值化、無害化的特征。圍繞北京周邊以及在大宗固廢集中的地區,應建立一批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產業基地。

在操作層面,蔡國雄認為,要建立京津冀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省部級聯席協調機制,逐步破除限制跨區域綜合利用的體制機制障礙。健全固體廢物、再生資源法律法規。建立京津冀統一的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行業標準體系,清理不利于三地一體化發展的屏障。

在政策機制上,還應加強中央財政對京津冀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的支持,研究制定資源綜合利用協同發展扶持政策。科學使用并加大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基金補貼范圍和額度,設立“再生產業基金”。鼓勵民間資本、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固體廢物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促進京津冀地區固體廢物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實行生態補償機制,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實行橫向生態補償,進行跨區域資源統籌安排。北京擁有諸多政策資源和技術資源,在把低附加值固體廢物轉移到河北綜合處理的同時,應有一個跨區域共建共享機制,把相應的支持資金和技術等要素一并轉移到河北。

政府還應推行綠色采購,對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材料和制品,應優先采購,或制定一些強制措施推廣使用再生產品,為固體廢物處置企業提供一定的市場空間,為全社會循環化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應。

在城市固體廢物收運方面,蔡國雄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納入垃圾分類管理體系。通過大數據和現代物聯網,加快推動廢舊電器電子產品“互聯網+上門分類回收+新型服務”體系建設。

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和資源化利用以及再制造,三地要打破行政區域分割,統籌協調布點報廢汽車拆解企業,建立三地報廢汽車統一大市場,促進報廢汽車資源在京津冀區域內按市場規律自由流動。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天津市委主委葉惠麗:建三地一體再生資源回收網絡

天津日報記者 劉冬梅 李川 魏彧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全國臺聯副會長、臺盟天津市委主委、天津市臺聯會長葉惠麗建議,京津冀三地要構建固體廢物協同處置和循環利用產業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協同發展。

“面對京津冀三地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如何遵循循環經濟‘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有效處理,這不僅關系到京津冀三地的環境保護,也涉及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葉惠麗說,這一問題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和產業升級轉移兩個重點領域,是促進三地錯位發展、融合發展、共同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京津冀三地固體廢物處置利用存在的問題是,三地行政壁壘妨礙協同處置。

葉惠麗建議,要建立三地一體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打破天津、北京、河北三地行政區劃壁壘,借助“互聯網+”,建立新型回收交易平臺、智能回收新模式和逆向物流回收網絡,形成扁平化、高效率、信息化的京津冀三地一體再生資源回收網絡,促進廢舊資源按市場化配置原則向加工基地集中,實現再生資源的規模化聚集。要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空間布局。以資源定發展,建設一批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要充分利用天津、北京、河北現有的產業園區,根據資源種類加以改造提升,實現產業聚集效應。要采用“飛地經濟”模式建立新園區。三地政府可以采取共建園區的方式,構建京津冀“飛地經濟”合作模式,打破原有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行政區劃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資源互補、協調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林業廳副廳長沈瑾:京津冀共同劃定生態紅線

河北日報記者 薛惠娟 霍曉麗

京津冀地區快速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帶來了區域人口的急速增長,用地的快速擴張和經濟的集聚發展,也引發了資源緊缺、生態退化等生態環境問題,使得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約束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林業廳副廳長沈瑾建議,京津冀區域在共同的平臺上,劃定生態紅線與增長邊界,推進區域協同發展,促進生態環境質量共同提升。

沈瑾委員介紹,京津冀區域共劃生態紅線有利于在區域層面上對生態資源進行最嚴格的保護和管理,保護重要生態系統及其生態功能,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物種不被破壞,實現將京津冀區域打造成為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范區的目標;有利于在區域層面構建生態安全格局,提升各類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提高生態資源服務能力;有利于在區域層面實現全域空間管制,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全面、健康、可持續協調發展,實現京津冀三地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在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省都分別開展了生態紅線的劃定工作,但由于劃定主體不同、對生態紅線理解不同,造成劃定結果也存在較大差別。”沈瑾呼吁,確定統一的生態紅線劃定思路,搭建統一的工作平臺,成立京津冀三地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協調組,共同梳理生態要素分布、質量,實現生態資源一張圖。明確各地區各部門工作職責,實現部門之間的橫向銜接,同時制定并出臺統一的劃定和管理辦法,明確劃定、審批、調整標準和程序,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建立生態紅線考核與責任追究機制,建立統一的生態補償機制,開創京津冀區域生態管理的新模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日報2016年03月1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久久麻豆 | 亚洲中文不卡电影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