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劉洛妍:切莫讓福利正常化與“腐利”劃上等號

[ 作者:劉洛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29 錄入:吳玲香 ]

挪專款獎金“任性”發、小圈子里“送溫暖”、從“國字頭”單位到基層鄉鎮……1月21日,中紀委通報了最近一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88起案例,其中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的占比達20%,位列所有違紀行為第二位。(126日,新華網)

的確,又到一年歲末時,也是各類違規行為高發之時。想必,如何在確保職工合理福利待遇同時,有不讓“福利”演變為“腐利”讓很多單位的領導發了愁。

顯然,領導干部的擔憂不無道理。當前,違規發放錢物確實已演變成一些實權部門的痼疾,大有愈演愈烈之風。

不得不說,節假日是不正之風易發多發期,而元旦春節更是誘發奢靡之風的高發期。特別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往往“中槍”,給職工發放一點節日福利甚至已經將其視為慣例,然在“福利”和“腐利”著實范了愁。

其實,在職工的角度說來,辛勤工作了,想象著過年過節單位能發點什么,已成為很多職工的固有思維,臨近節點要是部門沒有“表示”一下,員工就會以消極的工作狀態來訴斥對單位“摳門”現象的不滿。

然而,前有西藏昌都丁青縣衛生局原副局長格桑扎西從衛生服務中心日常收入中“抽錢”發放福利;后是廣西東蘭縣輕工總會將企業上交的管理費5萬元以津貼名義發放給職工;再有北京市朝陽區紅十字會將“紅十字應急救護教育講師團”專項經費,以其他名義在企業預存使用……

領導“吃肉”職工“喝湯”,在這些案例中,領導干部往往“吃大頭”。一些單位和干部往往打著“慣例”“調動積極性”的幌子濫發補貼和福利,看似單位和職工受益,卻傷害了社會公平。

因此,筆者認為,正常福利與違規發放錢物還當區別對待,切莫讓“福利”變為“腐利”。同時,廣大的黨員和干部,應該起好模范帶頭作用,大家共同行動起來,人人嚴格要求自己,互相監督。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 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 | 一区二区伊人久久大杳蕉 | 日本片高潮在线观看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