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與幾位朋友小聚。閑聊中,有位公務員朋友談到了自己最近的很是煩心。細一問,得知是工作、事業均不如意,感嘆自己在政府體制中前途渺茫,工作壓力還不小,收獲與付出不成比例……總之,歸納起來就是抱怨“僧多粥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而上一個位子太難。聽完朋友的一通抱怨后,除了誠心的安慰、開導之余,朋友所宣泄的苦惱讓我陷入深深的沉思。讓我陷入沉思,是因為近兩年來我聽到太多的類似于這位朋友的抱怨和苦惱,而更叫人感概的是抱怨的人中有太多的是年輕的基層公務員群體。
“位子”,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詞語。把它放在體制中時,卻成了萬千公務員不惜付出努力而競相追求的一個希望和目標。但盡管現實如此,筆者不禁要問,從小接受優質教育、個人綜合素質普遍較高的當下年輕公務員難道忘了自己當初報考公務員時一腔熱血、一心為民服務、為國獻力的初衷了嗎?
筆者問到這里,可能馬上就會有人出來反駁了。比如:話說的倒是輕巧,當你自己被你身邊的人問到自己在單位是某某職務而難堪時,你會怎么辦?再說了,不是有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說法嗎?……
反駁到這里,筆者想說的是,筆者并沒有對心態平穩且愿意通過自身努力而獲得上升機會的優秀基層公務員加以否定,而是堅決反對為了升職而升職、為了上位而挖空心思、溜須拍馬、甚至違法亂紀鋌而走險的那一部分肚里無真貨、滿臉奴才相的“求官者”!
那么,基層公務員究竟應該懷有怎樣的心態來看待和處理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對“位子”的種種疑惑和煩惱呢?筆者覺得在這里用我國前國家總理溫家寶同志的這句話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即:2010年5月4日,溫家寶總理在北京大學與該校學生共度“五四”青年節時,寫下的“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筆者覺得這是當下基層公務員在感到迷茫和無助時最好的燈塔和方向標。
仰望星空,就是要求我們能夠不隨時間的改變、不受地位的高低影響、不因利益的誘惑而依舊能夠自信的昂起頭顱,不卑不亢的姿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公平正義,永葆為民之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全面實現中國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終身。這既是偉大的、高尚的情懷,更是指引我們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從而最終實現自身個體價值的坐標。因為人會變、物會變,但我們心中的那片“星空”不會變!
腳踏實地,就是要求我們能夠實事求是、甘于平淡、苦干、巧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當代公務員大都有不缺理想而缺實踐的通病,在實際的工作中常常暴露出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的毛病。腳踏實地既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個人工作能力的體現。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自身“內功”的修煉,最終使得得到一個“位子”成為必然,而不是為了一個“位子”而茫然。
一言以蔽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的:“幸福不會從天而降,美好的生活要靠我們努力奮斗才能實現”一樣,作為當代廣大的基層公務員須有一顆久久為功的恒心,拋開“升官發財”的投機心,方能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作者單位:四川省平武縣龍安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