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賀雪峰:如何應對農民工返鄉

[ 作者:賀雪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2-11 錄入:7 ]
    射陽縣河海鎮三河村的鄒其陽,48歲,是仍然在家種田的青壯年農民,也是我們所說的“中堅農民”。他所屬的這一代人,可算作第一代農民工,基本上都有從事農業勞動的經歷,而且進城目標很明確,就是獲取收入,然后回到農村生活。他們的生活世界、意義世界在農村,而城市只是掙錢的處所。

  如果青壯年勞動力沒有進城務工經商,他們在農村就一定要有獲得收入的機會,典型是在耕種自家承包地以外耕種鄰里親朋的土地,以及從事副業、專業養殖、開農資商店、作經紀人、搞運輸,等等。總而言之,要有不比外出務工者低太多的收入。鄒其陽留村種田便是如此。

  鄒其陽流轉了兩戶鄰居、兩個兄弟大約20畝承包地,所以共耕種5戶、19塊、50畝承包地,每年從土地中獲得純收入大約8萬元。鄒其陽有全套農機,除自家使用以外,也為其他農戶提供農機服務,凈利潤可以達到7萬元。這樣,鄒其陽每年從農業中可以獲取10多萬元收入,遠高于一般進城農民工的收入水平。

  農業有很強的季節性,真正的忙季不到三個月,其中最麻煩的不是播種和收割,而是曬糧食,50畝水稻或小麥一季就有幾十噸,曬糧、裝袋、搬運都是體力活,比較難。當然,射陽縣正在快速推進糧食機器烘干,僅2014年全縣就買進130臺糧食烘干機。但至少在現在,射陽農村中曬糧還是一個難題。農忙季節以外,鄒其陽每年還要到城市打工56個月,每年打工收入2萬元,田間管理則由老婆負責。

  在射陽縣,55歲以下青壯年勞動力基本都在城市務工經商,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的父母還不算太老,在農業機械化條件下,70歲左右的父母仍可管理大約10畝的承包田,若父母年齡大、身體弱,他們也可在農忙季節返鄉處理。另一原因是,這些人的子女正在成長,或在讀書要花錢,或要談婚論嫁,他們不得不為子女準備。

  但如鄒其陽所講,過幾年他們都會回來,這個回來的年齡點,在射陽縣大概是55歲左右。超過55歲的人在城市的就業機會開始減少,獲取收入能力下降,父母也因年齡較大而對從事農業力不從心。這些超過55歲的農民回村種田,農閑時當然還要進城務工,他們變成城鄉之間的“兩棲人”。若農村中還有其他獲利機會,比如專業養殖、運輸或生意機會,或者最為普遍的是從兄弟鄰居那里流轉一定土地形成適度規模經營,他們就不必再進城務工。

  鄒其陽這一代進城的農民工遲早要返回農村,他們現在不到50歲,至少可以種田到70歲。也就是說,未來20年不用擔心無人種田,但關鍵在于有沒有田種。若農村中有足夠的田可形成適度規模經營,或有足夠的獲利機會,那么他們就會越早、越多地回到農村。但事實上,他們在城市無法安居,也回不了農村。

  第二代農民工,也就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農民工,很多人中學畢業即進城務工經商,從來沒有真正的農業生產經歷。“80后”現在才30多歲,在城市的黃金務工時間可能還有10多年,他們完全可能在城市獲得體面就業機會,在城市真正安居下來。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在城市體面安居,部分人可能進城失敗,而失敗之后還能不能返鄉?

  關鍵是他們能否種田!在當前農業生產條件下,隨著機械化和輕簡便農業技術的推廣,農業生產也越來越簡單。現在有一些城市人到農村包地,完全不懂農業也從來沒有種過田,卻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學會。何況第二代農民工,他們的父母一直在種田,有農業生產工具和場所,學會種田實在不是難事。

  因此,返鄉不失為一種次優選擇。年齡越大,進城失敗的代價就越大,返鄉種田安居、養老就越是一種明智選擇。在這個意義上,第二代農民工返鄉種田是完全可能的,只是他們現在還年輕,還沒有到非得做出選擇的時候。

  也就是說,即使再過3040年也不存在無人種田的問題。現在農村中真正的問題在于農民無田可種,田不好種。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 免费国产精品专区 | 亚州精品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频免费 | 亚洲福利在线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