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來參加《中國農業何以強》這本書的新書發布會。
我與陳文勝教授相識于2017年,2018年11月1日,在農業部主辦、我社承辦的中國鄉村振興戰略高峰論壇上,陳教授作為特邀專家出席會議。2020年以來,我們合作出版了《論道大國三農》《大國種業安全之維》,今天又是作為《中國農業何以強》圖書的出版單位受邀參加座談會,可以說緣分不淺。
中國農業出版社是農業農村部直屬的中央大型綜合性出版社,1993年,被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評為首批15家“全國優秀圖書出版單位”之一;1998年,被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授予“全國優秀出版社”光榮稱號。
今年是中國農業出版社成立的第65個年頭。多年來,中國農業出版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堅持服務“三農”的辦社宗旨,以農業專業出版為特色,面向大眾讀者,依托雄厚的出版資源和高素質的出版隊伍,出版了一大批立足“三農”、服務社會的優秀讀物,牢固確立了在“三農”圖書出版領域的主力軍地位。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偉大戰略目標。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這些,為我社如何更好地服務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縱觀世界強國發展史,一個國家要真正強大,必須有強大農業作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具備了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基本條件,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正當其時。
在此背景下,陳教授的《中國農業何以強》出版,很有意義,值得好好研讀和學習。我認為該書的出版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這本書率先發出引人深思的問題,農業強國應該如何建設?
全書從大國農業的中國之問、農業供給側性改革的時代之問、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之問、農村土地制度歷史演進的改革之問四個維度,直面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重點,同時又回望了小崗村農村改革,探討農業經營的未來趨向。全書立足當前我國的國情、農情,探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尤其是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了深入探討。
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將伴隨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關于農業強國的理論探討、實踐探索也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書的出版只是一個開端,期待有更多的專家學者和三農工作者加入進來,一起譜寫建設農業強國的新篇章。
二、這是陳文勝教授多年深入“三農”一線工作研究成果的一次厚積薄發。
陳教授長期關注基層,對中國的“三農”發展做了大量的基層調研和長期的跟蹤研究,這是多年考察和研究后的成果總結。在黨的二十大提出農業強國戰略目標的關鍵時候,在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背景下,該書的出版正當其時。這是長期扎根三農沃土、飽含三農情懷的人才能做到的事。
三、本書拓展了學術性讀物的讀者閱讀圈,讓更多的人關注三農。
全書兼顧學術性與通俗性,語言簡潔,結構清晰,深入淺出又通俗易懂,專家可以讀,農業農村領域的干部可以讀,基層的三農工作者也可以讀,這本書極大地拓展了學術性理論型讀物的讀者閱讀圈,對于普及三農政策動向,服務廣大三農讀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形勢下,中國農業出版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將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抓手,創新出版形式,推出更多優秀的文化產品,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三農工作,服務農業產業行業發展,服務農民讀者,服務農業農村干部,服務城鄉居民新需求,譜寫新時代“三農”出版新篇章。
最后,給大家做個預告,陳教授的新作《中國鄉村何以興》,我社正在籌備出版中,敬請關注!謝謝大家!
(作者系中國農業出版社佳虹出版中心主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