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袁建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力度,需要發展和完善鄉村金融市場,引導金融機構在管理有效、風險可控、財務可持續的基礎上,將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業農村領域,為鄉村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
當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措施和力度仍有待加強,一是農村金融市場發展落后,農業農村發展過程中的高風險、收益不穩定等缺陷抑制了商業銀行經營農村市場的積極性,新設金融機構建設與運行成本較高,收益有限。二是農村缺乏風險分擔體系,信用環境較差,征信系統落后等問題也導致農村金融市場擔保機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農業保險制度。三是農業生產融資渠道有限,農村金融市場缺乏足夠的政策支持與金融機構支持。
為加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力度,袁建良建議,一是針對不同經營主體構建多層次和普惠的商業性鄉村金融信貸體系。二是完善農業主體認定和產權交易制度,鼓勵各地按照“互聯網+基礎模塊標準化+特色模塊地方化”的模式建立地方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加快成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基金。三是加強農村信用環境建設,廣泛收集各種信用資料,逐步實現農戶和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在信用信息登記、查詢、披露等方面的社會化以及社會信用信息資源的共享。四是建立農村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從財政一般預算、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金收益以及中央和省級補助資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資金建立省、市級風險補償基金,推動農業保險由“保成本”向“保產量、保收入、保價格”轉變,創新農村金融擔保模式。五是完善農村金融的不良處置與考核監督機制,成立農村不良產權資產收處管理機構,建立金融服務于鄉村產業經營體系的專項目標、考核指標體系和獎勵約束辦法。
(作者系國家開發銀行湖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融時報》2021年3月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