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創新推進油茶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鑄造民族品牌
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考察時強調:“利用荒山推廣油茶種植,既促進了群眾就近就業,帶動了群眾脫貧致富,又改善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要把農民組織起來,面向市場,推廣“公司+農戶”模式,建立利益聯動機制,讓各方共同受益。要堅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推廣新技術,發展深加工,把油茶業做優做大,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1)?!边@份深情的囑托與殷切期望,我們應把油茶產業發展作為(適應)各地農村扶貧致富的一件大事來抓,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助力鄉村振興。
大家知道,油茶產業發展在我國已有2300多年歷史,曾被歷代帝王列為御善貢油,其生產出來的茶油是我國乃至世界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木本最佳食用油。有數據顯示(2),茶油的營養含量、養生效果,不僅在世界木本植物油中占領先地位,而且茶油林的生長地域除東南亞、日本等國有極少量之外,其絕大部分在我國湘、桂、贛南部地區。
然而,這個獨有民族特色的油茶產業發展不并理想,我國油茶種植基地數量雖多,但小而散、欠規模,管理質量欠科學,而且國內茶油生產經營企業由于缺乏長遠發展思維與抱團取暖的戰略眼光。導致這個烹飪口感極佳、營養成份最優的中高端茶油,一直無法在國內外木本油脂消費市場上占主導地位。雖然,中央和各省級政府多年來在政策與資金上對油茶產業發展大力扶植,由于多種因素造成,油茶林種植與茶油生產企業在經營執行層面上難盡人意,原因雖然很多,但最關鍵的還是企業經營主體思維短缺、品牌意識淡薄造成的,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搶抓時代機遇 促進油茶產業快速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和中央對我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我國油茶產業種植面積目前雖達6550萬畝,茶油年產量50萬噸~60萬噸,但對標《規劃綱要》,在2025年實現年總產量達250萬噸,行業產值由當前千億向萬億級規模邁進仍存在很大差距(3)。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們從油茶產業發展體系上科學規劃,精準制訂相關政策措施與落實辦法。
在我國實施“鄉村振興”、“一帶一路”戰略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時代,如何把這個獨具區位產業發展優勢和產品優勢的油茶產業做成富裕各地鄉村、促進城鄉就業、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民族自主品牌?筆者認為,應站在國際膳食健康消費時代的前沿,把握油茶產業發展新機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真抓實干地從以下幾個方面精準施策,把我國油茶產業做成適應農村種植的富民產業,把茶油、茶柏做成改善人們膳食水平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民族品牌。
1、強化組織領導,科學規劃,壓實主體責任。由相關部門牽頭組織,成立國家、省市、縣鄉油茶產業發展相關單位與具體負責落實制度。聘請國內外專家,成立油茶產業發展咨詢委員會,明確各成員單位及相關人士具體工作內容。把油茶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科學規劃、有效指導與管理各區域油茶種植基地和企業。壓實油茶種植區域主體落實責任,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把各地油茶產業高質發展落到實處,有力推動我國油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2、強化科研投入,提升油茶品類科技開發水平。從國家與省級層面上強化專業人才培養,聯動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與完善油茶產業科技研發機構,投入一定經費,明確責任目標。分別對油茶種苗、培植、茶油精煉與茶粕進行深度研發,傾力開發出更多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的油茶系列產品。不斷延伸產業鏈,拓寬增收鏈、擴大就業鏈、完善利益鏈,為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具有科技含量的產品支撐。
3、加強“雙高”示范建設,擴大各地油茶種植規模。充分利用各地農村閑置荒山、雜草林等土地資源,擴大各地(適應)油茶種植規模。以適地、適種為原則,對存量巨大的低產、低效(如:湖南衡陽)油茶基地實施全面改造,提高產品質量與基地增收效益。同時,在鞏固與完善傳統油茶種植區域的基礎上,把欠發達地區(適應種植)的縣、鄉村列為重點,以新理念、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為示范,建設一批油茶高產、高效示范園和油茶產業特色示范區。以點帶面,以面帶全,積極向各地推廣,有力促進各地油茶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使我國油茶產業在2025年跨入萬億元俱樂部。
4、創新油茶基地開發機制,助力鄉村振興。強化各市縣、鄉鎮、村三級引領作用,積極引導和培育各地油茶產業新型經營主體,以“企業(合作社、林場)+基地+農戶”等合作經營模式,實行適度規模經營。積極組織與協調,引導農戶通過土地入股、流轉、托管、聯耕、聯種等新型合作方式,讓農戶在林地租賃、入股分紅與長、短期務工中得到一份可觀的收入。以政策性“杠桿效應”為引領,對那些初具規模、管理規范的油茶種植基地與企業。以精準扶植措施來不斷提高種植基地與企業在委托油茶代種、代管、代銷經營主體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多更好地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油茶文旅產業,繁榮農村經濟、提高農民收入,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二、強化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 提升我國茶油經營企業綜合競爭力
隨著智慧經濟與商業文明時代的來臨,任何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是人才。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探究我國油茶產業企業內部人才創新管理機制,精心為企業自身打造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將是當代我國油茶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心。據筆者多方面了解,我國油茶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現普遍存在不少問題,其主要表現在用人機制遠滯后于當今市場競爭的需要。人才結構不平衡,缺乏既懂管理又懂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這是桎梏我國油茶企業正常發展的根源所在。
毫無疑問,我國油茶企業經營戰略思維的轉變,內部機制的轉換、管理模式的轉型將是當今油茶企業適應市場要求與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唯一選擇。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競爭環境下,我國油茶企業亟待需要一支智慧化、專業化的人才隊伍。用全球管理咨詢專家拉姆·查蘭的話說(4),“當今時代,人才為王,企業未來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能夠形成有效的人才管理機制和方法。企業家應該將高潛質人才的識別和任用作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人才驅動型管理模式?!?nbsp;
誠然,我國企業負責雖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但如何引進、利用、培養、留住高素質人才?筆者認為,首先,我們油茶企業應打破常規思維,由企業負責人親自掛帥,組成企業人才核心領導小組,打通油茶企業在人才和資金上的兩大資源。以高層次創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為重點,破除唯“學歷、職稱、資歷、出身”論的用人弊端,充分利用現代傳播工具,不茍一格大力引進和利用能夠立足油茶科技、品牌經營創新前沿的高素人才。以求賢若渴的愛才之心,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對這些高素質人才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上,企業負責人應堅持不懈溝通,善于了解高層次人才的心靈深處。切忌居高臨下,像園藝師運用溫度、濕度調控花木生長環境一樣,消除人才心靈深處的冬天,使其活力之樹長青,智慧之花常開。充分激發和釋放高層次人才的創新智慧與管理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其次,油茶企業負責人要與時俱進,破除傳統“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科學構建優秀的企業文化,著力完善企業在股權、薪酬與福利上的分配機制。通過股份、分紅、獎勵等措施來吸引和激勵高層次人才,讓他們在企業科技創新與品牌經營創新工作中獲取應得的薪酬與股權分紅和獎勵。盡最大可能滿足高層次人才在工作上、物質與精神上的需求, 努力為企業高層次創新性人才構建安心、專心、開心工程,充分調動企業創新性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讓他們的自我價值充分得到體現。使他們從高級“打工族”的思維中轉變為企業真正的主人,為企業科技創新、品牌經營創新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華為就中國企業的成功典范,用我國著名企業家宋志平的話說(5):“華為的成功,其核心是什么?我覺得核心不僅僅是技術,其核心一是企業家精神;二是機制革命,建立‘財散人聚’的分配機制?!?/p>
另外,建立油茶企業科技人才的選用與培養機制。在經營管理型人才上著眼于前瞻性,生產技術型人才應以實用性為原則。科學制定人才利用與培養規劃,有組織、有計劃、很規范而系統地做好企業內部人才利用與培養工作。立足市場前沿,著眼企業實際,不斷從企業中基層或同行業中選拔經營管理標兵、技術能手。同時,企業相關部門還要建立和完善自身內部培訓專干,以“師帶徒”,有針對性地對從事企業生產、經營人員進行培訓。立足企業崗位需要,在生產技能上對員工進行實操演練,輔導和幫助員工在實際工作中準確掌握崗位技能,提升員工的干事作業本領。在經營人員培訓上,可借助企業外部智慧,借鑒市場先進典例、先進營銷技能,分別對他們在產品知識、營銷技能與服務理念和品牌經營創新上進行系統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形成一支凝聚性強、戰之必勝的經營團隊,為企業長遠發展提供良好人才保障。
三、強化品牌經營創新能力 匠心錘煉油茶產業民族品牌
基于我國油茶企業自身稟賦基礎和品牌經營創新缺失與市場競爭等壓力,亟待我們找到適應國際競爭要求和油茶企業自身發展的品牌經營創新之路。為我國油茶企業在產品創新、品牌創新與營運模式創新上形成良好的協同機制,有效化解油茶企業長期受困于國外同類品牌競爭所處的被動局面。
1、強化企業科技創新 提升茶油企業產品競爭力。在油茶企業經營創新過程中,很有必要把品牌經營創新作為企業自身長遠發展的核心內容。積極主動投身于當今產業轉型發展的大潮中去,投入一定經費,利用現代科技,對目前油茶生產工藝進行改造,讓油茶企業生產工藝水平達到國際標準,確保產品上乘可靠。同時,搶占油茶企業經營戰略性價值鏈中高端環節,潛心研究、精心培育企業自身領先于時代發展要求的新產品、新技術。以核心產品技術創新為支撐,不斷提升油茶產品科技含量與附加值,增強我國油茶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發力集聚企業創新資源,優化企業創新體系,構建創新平臺,完善產品創新鏈條,實現企業在產品與經營創新中有效協同,為油茶企業生產工藝改造提質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2、彰顯油茶產品賣點,重塑油茶企業品牌特色。在新時代智慧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的產品創新成果均是以市場價值化為目的,而實現這一價值體現的關鍵,在企業產品內涵的創新創意與市場營運模式上。就我國油茶企業而言,其創新目的就是如何把產品價值傳遞到實際商業系統中去,讓客戶或消費者產生認同、接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因為單純的技術創新只能觸及企業產品層面,難以使產品在市場上實規價值與效益上的轉換。
研究表明,任何企業的產品內涵創新要素主要集中在戰略選擇上的精確定位與品牌價值創造等方面來彰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反觀我國油茶企業在附加產品創意設計上,無一不是模仿國外木本油脂的做法,而在產品內涵創新與文化挖掘上,又面面諸到,缺乏產品獨特賣點,讓消費者越聽越糊涂,很難產生記憶,自然就把我國油茶成了國外木本油脂市場競爭的“陪葬品”。其實,我國油茶企業在產品包裝創意設計與文化內涵創新定位與傳播上,應更多地注入中國元素、更多地體現油茶膳食文化的獨特賣點,才能真正讓廣大消費者產生共嗚而迅速提升我國油茶產品獨具的尊貴形象,擴大產品銷售。山東魯花就是我國油脂企業成功的典范(6),他們在品牌定位與產品文化傳播創新創意上,以“中國味,魯花香”的創意定位,不僅彰顯了中國幾千年的膳食文化,而且鮮明突出產品內涵與民族特色,向廣大消費者有效地傳遞產品價值而贏著廣大消費者的厚愛,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值得油茶企業借鑒。
3、創新營運模式,發力開拓市場,鑄造油茶企業民族品牌。從當今市場競爭的運營角度來看,企業唯有通過營運模式創新,形成一套上下統一、內外聯動、左右逢源的品牌經營體系,才是當代油茶企業決勝市場的不二選擇!以“互聯網+傳統渠道+直銷”三網聯動營銷模式,必能更好地讓油茶企業自主品牌在產品營銷中各放異彩。這幾年,有不少企業以線上、線下科學融合,采取多渠道營銷策略就是我國食品行業的成功范例。
基于這一點,油茶企業必須盡快構建與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扁平化管理體系。以全新的經營理念、服務模式,為經分銷商(傳統渠道、電商、直銷)提供富有特色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因為當代的企業既是傳統的生產商,又是產品營銷的倡導者、開拓者、傳播者與市場管理者。企業既要在產品營銷與品牌傳播上做得更鮮明、更具特色、更有差異化,又傾力為商家提供有針對性的市場拓展,為消費者提供富具特色的產品宣傳與服務,才能有效強化目標消費人群的認同和接受,實現產品旺銷。與此同時,企業還應針對目標消費人群,展開一系列具有創造性的公關促銷活動,充分發揮整合傳播的巨大威力。以品牌“聽視覺”傳播為主、公關促銷活動為輔”的原則,進一步提高油茶企業品牌的美譽度、增強消費者的忠誠度與產品的認購度,實現油茶企業高質量發展而鑄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品牌。
參考文獻:略
作者系國內知名專家、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亞洲經營智庫總經理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