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遂寧市制定出臺《關于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推動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的實施意見》,著力提高“一肩挑”村干部比例,提高“一肩挑”村干部待遇,打通“一肩挑”村干部提升渠道。
遂寧市針對農村人才“引不回、引不好、留不住”的現實難題,開創性地通過提高待遇、設置標尺、打通渠道,給出了如何推進“一肩挑”的遂寧答卷。
大幅度提升“一肩挑”村干部待遇,是對“引不回”的回答。“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環境整治、廁所革命,工作太多,現在基本上全脫產了,一個月才1580,真的不想做了”。某村黨支部書記如是說到。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想要真正實現長遠發展,選優配強“頭雁”無疑是最關鍵環節。今年來,四川省大力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致力于回引培養一批優秀的農民工村干部。據調研,筆者所在的四川省某農業大縣,農村黨員大半在外務工,務工年收入7萬元左右,減去生活成本,年務農凈收入可達3萬元,村黨組織書記每年2萬余元的報酬顯然對優秀農民工吸引力不大。而此次遂寧市出臺的“一肩挑”意見,將“一肩挑”村干部待遇大幅提高到近4萬元每年,年凈收入可達近3萬。既能建設家鄉,收入還并不會減少太多,經濟上有了“甜頭”,無疑會吸引更多優秀農民工返鄉任職。
嚴格把牢“一肩挑”村干部入口關,是對“引不好”的回答。“以前村書記和村主任能夠相互監督,村干部違紀違法情況仍屢有發生,以后‘一肩挑’了,少了監督跟掣肘,那還不得出現更多問題啊?”不少村民對“一肩挑”有不小擔憂。為了防止將有“問題”的村干部選出來,遂寧市專門為“一肩挑”村干部設置了更高的門檻。一是嚴格資格條件,提出了“五選十不選”的用人標準;二是嚴格審查把關,全面審查“一肩挑”人選資格條件,落實好縣級聯審制度;三是嚴格依法選舉,對拉票賄選或破壞干擾選舉的行為“零容忍”查處;四是加強考核管理,簽訂考核核任期目標書,對連續2年考核不稱職的,終止其職務。同時,遂寧市還在加強黨員群眾監督、上級黨委監督,充分發揮村民監督委員會作用,堅持“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等方面作出了諸多嘗試。
暢通“一肩挑”村干部晉升渠道,是對“留下來”的回答。“我在農村干了這么多年,現在村美了、村民富了,我自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精力充沛,有條件的話,我也想把別的村也建設起來!”一些年輕的、有理想有抱負的村干部并不滿足于只管好一個村,他們往往有思路、有門路,在任職以后往往能為村上帶來巨大的變化,而由于地域條件所限,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進入
“瓶頸期”,成績難突破,往往使得村干部工作進入“疲勞期”。遂寧市創新舉措,打破村干部發展“天花板”,注重從優秀“一肩挑”村干部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每年拿出一定名額從優秀“一肩挑”村干部中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推薦為各級“兩代表一委員”,拓寬“一肩挑”村干部的成長空間,讓他們在政治上有“奔頭”,使他們在工作上有“勁頭”,著力打造一支真正留得住能戰斗的農村基層隊伍。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