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全建業:鄉村振興有人才興

[ 作者:全建業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2-21 錄入:王惠敏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那么,鄉村振興到底從哪里破冰?也許你會說產業發展,土地改革,科技創新……等等,但我今天想說的是,鄉村振興必須破解人才瓶頸,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我曾經在主持全國貧困地區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的分組討論時,一位青海省的農村黨支部書記說:“我們村20到60歲之間總共只有3名黨員,年輕人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我想請教大家我該如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當他把這個問題拋出來之后,參加討論的近30名支部書記頓時陷入了沉思。

村莊空心化、農民老齡化已經成為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瓶頸。回望農村發展歷史,鄉村的每一次飛躍,都離不開人氣的集聚。家庭聯產承包改革如此,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也一樣。同樣的道理,一些鄉村的落后和衰敗,也正是緣于農村人才的過度流失。

正因為如此,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單章專門闡述“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就是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

無數實事也在告訴我們,沒有三農干部堅實地行走在綠色田野;沒有農村支書卷起褲腿走進田間地頭;沒有具有現代意識的新型農民的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的美麗愿景將成為紙上談兵的畫餅。所以,鄉村振興,有人才興。

首先,鄉村振興需要“貼心人”。他們就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干部。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簡單地說就是從事農村工作的同志要做到“一懂兩愛”。

1969年1月,不足16歲的習近平來到陜西延川縣的梁家河村插隊。剛去的時候,他與當地農民可以說有點格格不入。但后來習近平能與農民一起睡一個炕。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他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和思想關。這不僅讓他對農村農民充滿感情,更重要的是讓他真正了解了農村,懂得了農業,熟悉了農民。他從能吃苦、愛讀書的好后生,成長為替群眾辦好事、干實事的大隊支書,再到將對百姓的深沉情感上升為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就是“一懂兩愛”的典型。

如今,鄉村振興戰略要落地生根,特別需要各級三農干部像習近平總書記一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因為,懂農業,才能知曉輕重;愛農村,方能守住初心;愛農民,才可付諸真情。

其次,鄉村振興需要“領路人”。他們就是有情懷、有思路、有魄力的農村支書。

2009年,長沙縣的潯龍河村還是省級貧困村,村民住的是土磚房,人均年收入不足4500元。而今天的潯龍河,已經成為省市縣乃至國家級的美麗鄉村示范點,村民安置區“有地有院有門面”,村民僅商鋪出租每年可增加收入2-4萬元。

有人會問,潯龍河村蝶變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想告訴大家,除了市縣黨委政府的統籌之外,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潯龍河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柳中輝的帶頭引領。是他,為了做好潯龍河未來發展規劃,跑遍全國最有名鄉村蹲點調研,學習經驗。也是他,早在2010年就成立土地確權調查小組,將山田水土所有權確權到組,為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還是他,每年精心研讀中央一號文件,以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理性、打造新世紀“華西”的自信和輕言重諾、言出必行的德性贏得了各級領導和村民的支持。村民們由衷地說,沒有柳中輝就沒有潯龍河的今天。

是的,華西的發展,黃龍新村的巨變,無不都是選出了吳仁寶、王再德這樣的好書記。如今,鄉村要振興,就需要村級帶頭人像王再德、柳中輝書記那樣,成為有情懷、有思路、有魄力的領路人。

最后,鄉村振興需要“新農人”。他們就是有知識、懂技術、勤參與的新型農民。

前不久,我來到了長沙縣金井鎮觀佳村的“官家農莊”,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幾百只雞生活在一間雞舍,到處可以看到雞屎雞糞,卻聞不到異味。我們一直在好奇,這時農莊負責人王洪健告訴我們,他們建立了一種叫做“果蔬家禽共生系統”,將廢棄的谷殼和木屑處理后做成雞舍的床墊,雞糞落在這樣的“生物床”上,兩個小時就被分解了。當這個雞舍使用一年之后,把底層的東西拖出去,就可以制成有機肥種菜,以此實現生態循環。同樣的一塊地,經濟效益由原來種地的1000多元增加到2萬元。

這次參觀,讓我認識到,農業發展需要轉變思維。正如王洪健所說:“作物和禽畜是一個自然界創造的完美的共生系統,不需要外界的農藥化肥。我們要做的就是拓寬思維保護這種平衡。”那一刻,我對這個放下海歸身份回村當農民的王洪健充滿了敬意。也讓我想起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年輕人要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沒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年輕人就是像王洪健這樣的新型農民。鄉村振興不僅需要他們的新理念新技術,更需要他們參與鄉村振興的那份主人翁精神。

鄉村振興,有人才興。對于政府而言,需要搭建更多平臺,讓急需人才下得去,讓本土人才活起來,讓優秀人才留得住,因為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對于村民而言,我們也要積極一點,主動一點,自覺擔起鄉村振興的責任,因為我們才是鄉村振興的真正主體。

我始終相信,當我們每個人都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而不做觀望者的時候,農業一定會成為令人向往的產業,農村一定會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民一定能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作者系中共長沙縣委黨校教研科長、高級講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免费不卡Av | 亚洲日本三级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h视频 | 亚洲中文另类婷婷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