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娟:為鄉村振興培育軟實力

[ 作者:張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1-07 錄入:王惠敏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國務院日前圍繞這一總要求出臺了首個五年規劃,作為其階段性重點任務。

——以培育文明鄉風為基調引領鄉村振興。

富無止境,對于鄉村振興而言,經濟富興、生活寬裕是基礎,精神富有、鄉風文明才是內核。鄉村振興的目標不僅是“求富”,而是“富德并重”。不但要解決好群眾發家致富的問題,更要鼓勵群眾發揚互助精神,樂積善行、幫扶貧弱,以良好品德與高尚情操為價值追求。因此必須堅持以德治村、以德化人,將全面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放在重要位置。

培育文明鄉風須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要多渠道加大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與宣傳,深入挖掘鄉村教育資源,充分發揮電視、廣播、網絡、學校、農家書屋等基層文化陣地作用,通過宣傳標語、手冊、社區和鄉鎮村落文化墻、群眾會議等載體,構建完善的教育體系,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群眾中入腦入心。同時積極開展縣-鄉-鎮多級聯動的文明創建活動,建立村級文明創新示范點,進行文明示范戶的評選并給予獎勵,廣泛傳播正能量,在潛移默化中將核心價值觀轉化為鄉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在務實固本中凝聚精神力量。

——以營造良好家風為主線助推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對人有“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家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個人品行和整體社會風氣,優良家風是和諧社會的基礎。

營造良好家風,要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為根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應注重用優良文化傳統影響和感化鄉民,傳播家庭美德,強化敦睦和諧的家庭關系、人情關系、鄰里關系建設,推動形成尊老愛幼、男女平等、互助團結的良好風氣。應大力培育扶持、宣傳推介家風建設示范基地、家庭道德模范,激勵不同鄉鎮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基層組織應因勢利導,把建立家規家訓納入村規民約,以規范家風建設。黨員干部更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帶頭抓好家風,做家風建設表率”的要求,告誡家屬自律自愛自強,共同營造溫馨和諧、清正開明的家庭氛圍,在家風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以傳揚淳樸民風為核心深化鄉村振興。

一方面,要促進見賢思齊、弘揚守望相助,大力培育鄉賢文化。鄉賢價值觀正確,在鄉間威望高、口碑好、受人尊崇,既善于協助調解鄉鄰沖突,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還樂于傳播法律知識、現代理念,鄉民既愿意也容易接受。鄉賢的良好品德與風貌給民眾帶來大量正能量,具有良好的美德“孵化”作用。因此要積極選樹、宣傳鄉賢人物,助推鄉村基層樹立向上的社會風尚。

另一方面,要強化對“村霸”“鄉霸”的專項治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加大對“村霸”“鄉霸”的懲治力度,對其背后的宗族勢力、黑惡勢力以及權力保護傘依法進行嚴厲打擊,維護鄉民合法權益,奠定和諧、融洽民風的牢實根基。此外,還需精心組織民風評議,在鄉鎮、村部、層層成立民風評議小組,確定科學、公正、透明、切實可行的道德評議標準和評議流程,用物質獎勵或政策傾斜鼓勵民眾參與。通過道德評議、組織群眾評理議事,既可有效化解矛盾,又能顯著增強民眾凝聚力。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師范大學基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聲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人人人人玩人爽精品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在线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观看AV |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