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郭松民:鄉村振興戰略決定中國現代化的成敗

[ 作者:郭松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11 錄入:王惠敏 ]

今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社會各方充滿期待。

對仍然有將近6億農村人口的中國來說,鄉村振興尤為重要,這關系到中國現代化的成敗。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怎樣才算成功?

學者們有各種各樣的測算方式。但有一條至關重要:基本消除城鄉差距。

為什么我們會對歐美日會有一個“發達”或者“現代化”的印象?

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這些國家的城鄉差距基本消除,或者比較小了。

在拉美的一些國家,比如巴西或者阿根廷,他們的一些大城市,看上去也是高度現代化的,但為什么在人們的印象里不算發達國家?

關鍵就在于這些國家城鄉差距巨大,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巨大貧民窟,也成為政治動蕩和犯罪的淵藪。

中國的鄉村振興戰略,如果能夠達到消除或者基本消除城鄉差距的目標,則可謂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最后一躍”,值得馨香禱祝。

中國消除城鄉差距的努力,經歷了曲折的過程。

在新中國的前三十年,農村的發展雖然歷盡艱辛,但總的來說,城鄉差距是一個逐步縮小的過程,1978年,城鎮居民的收入約為農村居民的2.8倍。

改革開放以后,除了1980至1984年農村改革和1995年至1997年政府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所帶來短暫的農民收入相對較快增長之外,城鄉差距總體呈現持續快速擴大的態勢。

2002年以來,雖然城鄉收入倍數差距大致穩定在3.30倍左右,但絕對差距仍然快速增長,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已經比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919元)高出13190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2004年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如果把醫療、教育、失業保障等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中國的城鄉收入差距是世界最高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5年召開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口號,做了重要部署,開始加大對農村的投入。

不能低估這一努力所取得的成效,但如果以是否縮小了城鄉差距這一標準來衡量,顯然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

這是13年后,不得不再次啟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原因。

農業是薄利產業,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其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遠遠比作為第二、第三產業的工業、服務業要困難,這是一個無法回避也無法跨越的結構性問題。

怎么辦呢?美國走的路子是靠國家補貼。因為農業涉及國家安全,必須要保持一個強大的農業,但如果城鄉差距太大就沒有人愿意當農民了,怎么辦呢?通過國家補貼的方式使農民的生活水平與城市居民基本持平。

但美國可以這樣做,中國不行。

美國地廣人稀,以大農場為主,農民人口只有500萬左右。美國完全可以補貼得起。

中國有近6億農村人口,國家如何能夠補貼(補貼是應該的,但要用補貼的方式來消除城鄉差距,則很難做到)?

要縮小直至消除城鄉差距,只有靠農民從事非農產業,包括糧食加工業、副食品行業、農村的商業、金融、種子、農藥、化肥,等等。

但農民從事非農產業,也是國家提倡的,甚至資本下鄉,也是國家鼓勵的,為什么這么多年過去了,仍然不能解決問題?

這就不能不說到生產關系上來了。

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從事非農產業,只能是少部分人富起來。大部分人充其量獲得打工者的平均工資而已,要富起來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味的鼓勵資本下鄉甚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因為孤立的小農根本沒有能力和大資本博弈,他們甚至會淪為新的失地農民,在無法融入城市的情況下,則會變成新流民。

所以要解決農村問題,只有一條道路可走:依托集體經濟走非農產業的道路。

這里的邏輯是:只有從事非農產業,才能較快提高農民收入;只有依托集體經濟,非農產業的收入才能在農民中間相對平均地分配。

當然,集體農民從事非農產業,初始階段可能缺乏競爭力,這就需要國家政策、稅收方面的保障。

農民的教育、醫療、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障,也主要由集體來提供。

這本毛主席為農村設計好的發展道路。七十年代初期,社隊企業開始蓬勃發展,城鄉差距縮小的勢頭已經顯現。

當時有一首歌唱道:“社會主義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橋”。其含義就是指,隨著國家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生產資料所有制水平也將不斷提高,最終以人民公社的方式實現全民所有制,消除城鄉差距。

人民公社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是既照顧了現實,又為未來預留了發展空間的制度設計。

目前,全國保留集體經濟的村莊約有三千座,基本都靠“依托集體經濟搞非農產業”的模式解決或基本解決了“三農”問題。

華西村、南街村模式同小崗村模式競爭了三十多年,孰優孰劣,已一目了然。

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生產關系入手,遵循“否定之否定”的邏輯,重建農村集體經濟。

現在最需要的是面對現實的勇氣,而這將決定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欧美日韩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亚洲国产vv在线播放 | 夜夜爽一区二区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