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許維文:臺灣農業金融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作者:許維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15 錄入:吳玲香 ]

臺灣農業金融體系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歷史變遷,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金融運行機制。臺灣農業金融的發展經驗會對我們有哪些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呢?

在“2018兩岸農村金融創新發展論壇”上,聯邦銀行副總經理、臺灣“農委會”前農業金融局長許維文發表主旨演講,清晰解讀了臺灣農業金融經歷了哪些變革?目前又面臨哪些挑戰?以及未來將如何發展?

臺灣“農(漁)會”組織及任務

臺灣“農(漁)會”是在1990年時成立,現在有342家“農(漁)會”,目前已經營百年。“農(漁)會”是臺灣最基層,也是會員最多的團體組織。

臺灣在1961年核準了“農(漁)會”設立信用部,也讓“農(漁)會”可以經營金融業務。

另外,在1961年的時候,臺灣政府也建立了政策性專案農業貸款制度,這個制度基本上就是由政府補貼利息,用低利貸款給農漁民。

自從臺灣“農(漁)會”可以設立信用部,建立政策專業農貸以后,臺灣普惠金融制度就慢慢開始健全發展了。

“農(漁)會”組織主要四個部門:信用部、供銷部、推廣部、保險部。

臺灣“農(漁)會”信用部改革

 “農(漁)會”的盈余92%來自于信用部,盈余的62%要去做推廣,要成立產銷班、成立家政班。依照規定,每十個農民,只要有農地十公頃以上,就可以成立一個產銷班,十個以上的農民可以在產銷班里做農業技術上的交流。家政班是集合農村一些婦女,給她烹飪和家政的訓練,帶動整個農村的經濟。

也就是說,整個臺灣的“農(漁)會”基本上盈余主要來自于信用部,信用部的盈余主要在推廣,推廣的工作如果做得好,臺灣的經濟就會開始好轉,農村經濟就會好轉,農村經濟好轉以后,貸款需求和存款就會增加,這樣又帶動信用部的業務出來,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這個如果循環好,整個農村的經濟就會跟著帶動起來了。

就臺灣來講,臺灣總共有368個鄉鎮,342家“農(漁)會”,342家“農(漁)會”里面有311家信用部,幾乎臺灣每個鄉鎮都會有個信用部。

最大的鄉鎮,比如說板橋市,人口就有50萬。最小的鄉鎮,比如高雄三民區只有兩千人,都會有個信用部,信用部都會提供金融服務。

所以就臺灣來講,大部分都市型金融服務都是由臺灣本地的銀行來提供,市占率在90%以上?!稗r(漁)會”信用部,4%是提供比較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

“農(漁)會”信用部可以說是整個農村經濟的引擎。很可惜,臺灣在九十年代,這個引擎出現了一些問題,1991年的時候,臺灣政府大幅開放金融機構,所以競爭非常激烈。

大陸的農村金融主要面臨的是競爭不足、供給不足的問題,在臺灣剛好相反,臺灣是金融競爭太激烈,供給太充足,金融機構要生存不簡單,要創造盈余也不容易。

所以1990年到2002年,可以說是臺灣“農(漁)會”信用部的黑暗期,信用部的經營很困難,主要原因一是1991年大幅開放的金融機構的設立;二是1986年,亞洲金融風暴,整個經濟開始不景氣,造成不動產價格波動劇烈。1987年,不動產價格一年內跌了38%,也造成了信用部資產品質和擔保品面臨很大的減損壓力。

那時主管機關開始采取分級管理措施,財務狀況越差限制的業務越多。這個措施執行了兩年,效果很差。因為原來財務狀況就不好,再限制它的業務,財務狀況更差,一直惡性循環。

所以在2001年的時候,因為分級管理措施的失敗,就設立了金融重建基金,用金融營業稅來成立基金。其中480億處理了36家經營不善的信用部。

因為臺灣的金融主管機關連續采取了兩個措施,要處理這些信用部,也造成整個“農(漁)會”非??只拧K栽?002年11月23日,發動十萬人大游行,這對臺灣當時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11月30日,召開了一個全臺灣的農業會議。這個會議主要有幾個結論,一是要定農業金融法。主要兩個目的,一是保證“農(漁)會”依法有序經營的權利,二是今后信用部優先給健全的“農(漁)會”去承受,不應該再給銀行。2004年1月份設立農業金融局,2005年設立了農業金庫。

如果視農業金融局成立之前為臺灣農業金融的過去,我們做一個比較。自從2000年-2017年,盈余從9億提高到50億,凈值從718億元提高到1299億元。

資產品質在改隸之前是17.9%,現在下降到0.45%,預期放款的覆蓋率從當初21.1%提高到目前的678.5%,但整個資產品質和風險承擔能力大幅度提高。

從存放款規模看,存款從1.3兆提高到1.8兆,放款從7700億到現在有1兆,業務規模大幅度在提升。

信用部的財務狀況如果越好,能夠提供的推廣機會越多,基本上我們的策略是增加信用部的盈余。信用部的盈余要增加,專案農貸是很重要的策略。

專案農貸的改革大概從兩方面:一是放款余額部分,過去一兩次可以做專案農貸,我們限制成只能一兩次,以后都不能再專案農貸。專案農貸只能是“農(漁)會”信用部才能做,也就是把這個范圍框住。

其次,增加專案農貸的項目和范圍。2003年的時候,專案農貸每年貸放的金額只有3億,到目前為止幾乎每年的貸放接近200億,專案農貸的范圍一直擴大。

過去只能是自然人、自然農民才能到信用部來申請專案農貸,我們把范圍擴大,農企、農業科技園區里的廠商也可以。

整個貸款的金額、貸款的條件,每半年要檢討一次?,F行專案貸款18項里面,有哪些申貸金額偏低,到底有什么樣的困難,每年都做調整。

二是利率部分。目前專案農貸的利率、借款生貸的利率都在1.29%,由“農委會”以預算補貼2.9%,也就是說信用部實收利率是4.16%。

這就解決了借款人貸款難和貸款貴的問題,透過政府的利率補貼讓借款人能夠以低利貸到專案農貸的貸款。2003年,一年貸8億,現在每年都貸兩百億左右。 

有沒有設立農業金庫到底差別在哪里?

沒有設立農業金庫之前,吸收存款1.8兆,只放款1兆,所以閑置、沒有生息的資金將近8000億,這對一個經營者來講是個很大的壓力。

因為閑置資金太多,貸不出去,就會造成胡亂放款、高估貸款,或者估價不實,這些情況就非常嚴重。也因為大家在胡亂放款的關系,也會造成預期放款一直增加,財務狀況又不好,就陷入惡性循環。

自從有了專業金庫以后,這些盈余資金全部轉存到農業金庫來,做大額的放款、大額的投資。如果這些投資還有剩余,就存到“中央銀行”,所以整個體系資金流動基本上是個很健康的模式。

信用部如何保證金融安全?

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是提供給擔保能力不足的農民,給他信用保證,讓他能夠在銀行順利借到錢。

目前來講,農業信用保證基金保證的成數在7成左右,對沒有擔保品的農民,農業信用保證基金給他保證7成,信用部自己負擔的風險只有3成,所以信用部就很有意愿放款了。

整合征信中心提供借款人的信用資料、信用記錄,存款保險公司是對每個存款人提供三百萬的保額保障,這是協助輔導的措施。  

嚴格監督管理。每年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檢查約150家?!稗r委會”的農業金融局每年檢查大概100家,農業金融部每年也會不定期地做檢查,所以對“農(漁)會”信用部的負責人來講壓力是很大的。

我曾經問過那些負責人,你們現在還有聽說哪家“農(漁)會”信用部有掏空,或者有舞弊行為?大家都說絕對不可能。幾乎每一個月不定期都會有金融檢查人員進到“農(漁)會”信用部來檢查,所以他們不敢做非法的事情,守法相對提高了很多。

臺灣農業金融的未來要做哪些事?

第一,整合現有9套信息系統,建構農(漁)會共享信息系統

目前311家“農(漁)會”信用部有九套資訊系統,這九套因為賬號長度、編碼方式都不一樣,所以互相不認識,整個通路的價值沒有做整合,設備也都很老舊,現在的Fintech等相關新的業務引不進來。

到去年年底,大概311家“農(漁)會”信用部整合成101家,整合比率大概在30%左右。預計2019年年底可以全部整合完成,這對未來整個臺灣農業金融的進一步提升。

第二,推動農業保險

臺灣是一個天災頻率非常高的地方,從2014年開始,每年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就越來越大。過去十年,臺灣平均每年農業損失有142億,只要農民有損失,“農委會”就會給他現金救助,現金救助的金額占25%。

臺灣從2015年開始試辦農業保險,目前已經開發了七種作物八張保單,一年要開發5張保單。這5張保單意味著什么?韓國是大家公認農業保險做得最好的國家,一共實施了16年,每年開發的保單有3.3張,而我們要一年開發5張。

第三,專案農貸擴大辦理

在用途方面,由農業初級生產擴大至農產運銷加工及電子商務。比如過去只有種鳳梨的才能申貸專案農貸,現在擴大為做鳳梨酥的也可以申請專案農貸。

在對象方面,從原來個人農漁民擴大到農企業。在條件方面,每半年檢討所有的項目,去放寬一些貸款的條件。配合農業重大政策,放寬貸款資格條件、資金用途、提高貸款額度。

另外,建置“金融科技貸款媒合平臺”,提供農民在線貸款服務,快速取得營農所需資金。

第四,組織的調整

目前“農委會”監管“農(漁)會”主要有兩個組織,一個是農業金融局,另一個是輔導處。農業金融局管的是信用部,輔導處管信用部以外的其他部門。

這個講了很多年,為什么都沒有合并?因為金融監理在臺灣是高度監理的行業,農業是低度監理,高度監理要定期去做檢查,信用部要定期申報資料給主管機關,主管機關要隨時派人檢查。這是非常高度的監理,在其他部門是沒有的。這兩個機關要合并,也是一個挑戰。

結語:

臺灣的“農(漁)會”信用部,自2004年強化監理制度后,到目前為止,各項財務、業務和整個狀況、守法性,已漸趨健全。

“農(漁)會”共享信息系統是臺灣農業金融的系統性重建工程,如能于2019年順利完成整合,建構金流、物流, 信息流的共享平臺,將大幅提升“農(漁)會”的競爭優勢。

臺灣"農(漁)會"信用部具有規模小,凈值少、家數多等特性,還存在都會型及鄉村型信用部業務差異大的特性,有待建立信用部整并及業務差異性發展的機制。如何讓業務差異性發展,不要用同一套農業金融法、人事管理辦法,這是目前的研究方向。

(圖表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微信公眾號)2018-06-14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 天天影视色香欲一区二区 | 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 |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