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春耕生產正自南向北陸續展開。為貫徹落實《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和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的有關部署要求,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技術,推進春季機械化生產高質量、高效率進行,今天,我們在浙江省諸暨市舉辦春耕生產農機化技術培訓班暨“機器換人”推進活動。浙江省是全國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省,已創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市)7個,建成“機器換人”示范縣2個、示范鄉鎮50個、示范基地150多個,以及產業融合、智慧農機裝備應用等示范基地360余個,取得了良好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為我們舉辦這次活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這次活動,既是技術培訓班,也是春季農機化生產動員會和全年農機化技術推廣、培訓重點工作的部署會。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著力抓好技術推廣,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勞動力加快轉移,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攀升,農民勞動觀念深刻變化,農業生產“機器換人”步伐不斷加快,農業各領域對機械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廣大農民對農機裝備的依賴越來越明顯,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2017年全國農機總動力近10億千瓦,規模以上農機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近4500億元,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6%,農機化經營服務總收入超過5500億元,我國已成為世界農機制造和使用第一大國,農業生產方式由人畜力為主進入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新階段。但總體上農業機械化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從作物上看,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綜合機械化水平較高,棉油糖等經濟作物的綜合機械化水平較低;從區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區的機械化水平較高,南方丘陵山區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從產業上看,種植業機械化水平較高,而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果菜茶、設施農業的機械化水平較低;從技術水平上看,小馬力、中低端機具多,大馬力、高品質機具少;單項應用的技術較多,技術集成配套應用剛剛起步。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央1號文件做了全面安排部署,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對農業機械化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 明確了農業機械化工作的目標任務。技術推廣是農機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紐帶,是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中發揮著先導引領作用和支撐服務功能。按照今年農業部1號文件 “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推進‘機器換人’”的有關工作部署,我們決定組織實施“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重點技術示范推廣行動”,聚焦重點技術,通過實施試驗示范項目、開展調研指導、組織培訓研討、舉辦演示展示、總結宣傳典型等多種系列活動和工作,引領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主要是八個方面工作,也就是八個具體行動:一是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推進行動;二是種子農機融合共促行動;三是果菜茶生產機械化技術示范行動;四是特色產業節本增效機械化推廣行動;五是畜禽養殖機械化提升行動;六是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推進行動;七是農業綠色發展機械化技術推廣行動;八是貧困地區農機化技術推廣行動。行動方案很快由農業部辦公廳印發,由各有關單位、有關地方組織實施。各地要圍繞這八個方面的技術推廣工作,結合實際,確定重點推廣技術,積極行動起來,加強組織領導,注重合作協作,創新推廣方式,力求推廣實效,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服務。
二、著力抓好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推動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第一資源!廣大農機手、農機經營管理人員、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骨干等組成的農機實用人才隊伍,是推動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的主體力量,也是鄉村振興的一支重要力量。特別是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還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發展規劃》將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列為約束性指標,明確每年培訓不少于1萬名的任務。各地要把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作為“十三五”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的重點和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抓手,密切與農業廳(委)科技部門協調溝通,加強部門合作,精心組織、強化管理,狠抓落實,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如期完成培訓任務,推進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2018年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帶頭人或業務骨干培訓實施方案馬上就會下達,大家要切實抓好落實。在此,我著重強調四點:
一是結合當地實際,遴選培訓對象,納入新型農民培訓工程開設的相關班次,按照我司印發的《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大綱》,指導安排培訓內容和課程,保證培訓效果。有條件的地方,農機化主管部門要統一組織專門班次,開展專業培訓;二是積極拓展培訓渠道。組織農機部門所屬的培訓機構積極爭取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認定,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機培訓機構在培訓工作中的作用。要創新培訓機制,支持科研院校、制造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等社會主體開展培訓,拓展培養農機化實用人才的資源渠道。三是創新培訓方式方法。近兩年,我們組織研究開發了農機使用維修技能學習平臺和教學視頻,同期開發了手機App版,上線的課件已達到了82個,瀏覽學習人次達到了138多萬,取得了良好效果。希望各地結合實際,勇于創新,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通過網絡遠程視頻教學、微信平臺、可視化平臺等開發應用,豐富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培訓內容和形式,推動農機化教育培訓方式創新。四是加強宣傳。不斷總結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合社帶頭人培訓工作的成效與經驗,注重典型,突出亮點,加大宣傳力度,促進各地交流,為農機實用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著力抓好管理服務工作,提升春季農機化生產水平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到主要依靠機械動力,農機作業服務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春耕農時緊、任務重,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精心組織,深入一線,做好政策落實、技術推廣、培訓宣傳、服務指導、安全監管等各項工作,支持引導農民購機、用機,提升作業服務水平,優質、安全、高效地完成春季農機化生產任務,推動農機化全程全面發展。一是抓緊啟動實施農機購置補貼。要按照全國農機購置補貼座談會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做好實施方案和補貼額一覽表制定公布、資金下達、補貼機具投檔等相關工作,以及新產品購置補貼、報廢更新補貼試點等工作,支持農民及早購置機具,投入春耕生產。二是做好農機化新技術示范培訓和推廣工作。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組織技術人員進村入戶下田,開展多種形式的新技術培訓和示范,推動農機農藝融合,促進先進適用、綠色高效、集成配套的新技術、新機具推廣應用,努力提升春季農機化生產的科技水平。這次培訓班,我們邀請江蘇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機推廣站的專家分別就節水、節肥、節藥等方面的機械化技術進行專題講座,并舉辦現場演示,就是示范、推動各地從春季開始,大力開展農機化新技術培訓和推廣應用。三是加強農機作業的組織服務。要精心組織,幫助和指導農機手提前保養、調試和檢修各類農機具,做好零配件和油料等物資的儲備與供應工作,不誤農時。要及早組織供需對接、大力組織開展跨區機耕、機播、機插等作業,提高農機使用效益。要鼓勵引導農機合作社等農機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模式,積極開展托管作業、承包作業、“一條龍”作業等,拓展農機服務領域,推動春季機械化生產高質高效進行。四是做好春季農機安全監理工作。要針對春季農機安全生產的特點,加強機手的安全宣傳教育,加大安全檢查力度,狠抓隱患排查和違章行為查處,強化執法監管和應急管理,努力消除農機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老田微農技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