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俊鵬:鄉村振興,為何,何為?

[ 作者:李俊鵬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05 錄入:王惠敏 ]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這是陶淵明的田園。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的田園。

回歸田園,是每個國人的向往!

如今,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實際上,也正是為國人重新找回這久違的鄉村田園風光和生活。

如此重要

鄉村振興是當下和未來時期一項國之大事,這點毋庸置疑!

十九大報告中作為一項重大戰略;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核心主線;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專文頒布;

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下好這盤大棋!

對一把手來說,振興與否,升遷罷黜,一線之間!

對農民來說,改革紅利,今非昔比,得償所愿!

對投資者來說,商機無限,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對象VS趨勢

1、對象

鄉村振興不等于逆城鎮化,不是將所有鄉村全部復興,必須正視,大多數鄉村逐步消亡是發展規律、是必然趨勢。

從數據分析也可以看出,依據2017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16年年末全國鄉鎮31925個,比2006年減少8.1%;村委會和涉農居委會596450個,減少6.4%;自然村317萬個,減少3.8%。也有一種說法是,自2002 年至2014年,中國自然村由363萬個銳減至252萬個,十幾年間減少了110萬個自然村;無論哪組數據準確,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鄉、村組織數量減少。

比較認可李昌平所提的三分法,也就是未來處于都市區或城市近郊的鄉村將納入城市,數量約為三分之一;處于偏遠山區、生存條件較差、空心化嚴重、規模小、發展潛力有限的村莊,逐步消亡,數量約為三分之一;剩余的則是地域特色突出、產業基礎較好、規模體量較大、發展潛力大的村莊,約為三分之一,這才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如果依據第三輪農業普查數據則約為100萬自然村。

因此,鄉村振興中避免一刀切,全面鋪開,再成為新一輪新型農村社區或者合村并點運動。同時,在推進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分區分類、逐步推進。

2、趨勢

同樣是“三農”問題,但是新時代的“新三農”與傳統的“舊三農”存在極大差別。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農業產業形態已經由原來的小農經濟的傳統農業逐步向各類新型業態轉變,諸如農業自身的產業化、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等,圍繞農業的農家樂、民宿、田園綜合體、鄉村度假、休閑養生、農業品牌;農產品則遵循無公害化—綠色化—有機化—品牌化逐步演化;農民自身也在發生變化,原住民——第一代農民工(50后)——第二代農民工(60后、70后)——第三代農民工(80后、90后、00后),與農業、農村關系、觀念在變化,歸屬意識逐步淡薄,農村社會正逐步由傳統熟人社會向現代社區化社會轉型;生產也在逐步變化:人力、自然力——機械化——大型機械化——信息化、產業化、智能化;與此相伴隨,經營主體和經營模式也在逐步發生變化,總之,依照傳統農業社會的宗族化、行政化或者部分地區的強人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農業農村發展實際,所以需要采用新的鄉村治理模式,需要由傳統的鄉村管理向鄉村治理轉變,尤其強調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目標VS內容

1、目標

鄉村振興屬于典型的目標導向。

中央在十九大報告和鄉村振興戰略指導意見中都明確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雖然從內容類型來看,與2005年新農村建設中所提的二十字方針類似,但是又具有極大的差異。

從背景來看,十六大時期提出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總方針”,實質是基于城鄉矛盾不斷激化背景下所被動提出的一種階段性策略,根本的落腳點是使鄉村更好地為城市服務;而十九大所提出新的二十字“總要求”則是面對新時代所主動提出的新戰略,根本的遵循是城鄉共榮。

從內容來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總方針,這實際是滿足鄉村發展的基本需求、是對應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目標所設定;十九大所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總要求,則是站在新時代、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所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無論從發展水平、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發展主體和發展時序上都與原二十字總方針發生了很大變化。

2、內容

弄清該問題,首先需要解構鄉村。從本質上來說,鄉村是相對于城市的一種村莊聚落形態;二分法的話,核心是由人和地兩種基本元素組成;進一步深入,三分法的話,也就是由人、產業、空間三種要素構成;四分法的話,則是人、產業、空間和制度四種基本要素構成。

因此,無論是中央鄉村振興戰略所提的二十字總要求,還是2005年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中所提的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實質上都是圍繞四種基本要素展開。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村莊整治貴在功能提升,避免大拆大建;培育鄉村特色,實現“一村一品”發展策略;進行土地整理,加快土地流轉,建立現代農業體系,實現農業現代化;完善村莊設施,提高農村生產生活質量;進行農村綜合環境整治,改善人居生存環境;保護生態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和諧發展。

如何振興

正如“鄉村振興”字面所述,核心是培育鄉村的內生發展動力,改變以往“輸血”式發展思路,增強“造血”功能,由被改造客體變為發展主體,這正是與之前新農村建設的本質區別。

無論當前及今后的脫貧攻堅,還是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僅局限于傳統的墻體粉刷、立面改造等所謂的‘穿衣戴帽’式村莊整治,而應是以系統論和階段論視角來全面立體審視,核心在于培育村莊發展動力系統。

根據前面章節對鄉村構成要素的分析,實際上村莊發展動力系統由八大動力構成,進而分為內生動力系統和助力系統,其中內生動力系統核心在于構建新產業體系、新治理體系、新金融體系、新農民階層;助力系統則包括新村落、新景觀、新文化、新設施、新鄰里和新生活;培育內生動力機制是根本!

1、新農民

分為兩類群體,一類是村莊原住民,其中需要更重視農民代際之間差異,從而因人而異滿足不同需求,尤其加強對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和經營管理營銷等多元技能培訓;一類是未來的潛在城市居民,該類居民才是真正能為鄉村提供增值收益的重要群體,要在建設和設施配套中重點滿足。

2、新產業

從農業內部結構中順應由傳統農業,向有機農業、品牌農業轉化的趨勢;從產業間結構中順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趨勢;從產業技術構成中順應生物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新技術集成趨勢。

3、新金融

由原有的農業融資難向政府金融輔助、社會資本注入的新型金融模式轉變,同時注重內置金融、普惠金融等新類型金融模式探索。

4、新治理

核心是構建3大平臺,即(1)金融創業平臺:借鑒郝堂內置金融模式,盤活村莊集體用地和村民閑散資金,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醫療;政府建立產業創業基金,從外部支持村莊建設。(2)現代組織管理平臺,構建“統一產權、財權、事權和治權”的村社一體化共同體,共同體集“經濟發展、村莊建設和村莊治理”三種職能于一體,民主自治管理平臺,最大限度發揮村民積極性;(3)現代村民提升平臺,設立村民培訓平臺,定期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與農業高校合作,通過現代農業實驗田建設,提升村民對現代農業認知度。

5、新村落

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紐帶,通過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村莊居住品質,尤其注重鄉土建筑風貌挖掘,獨居鄉野氣息和地域建筑風格,同時又區別于城市建筑,切忌大馬路、大廣場。

6、新設施

優先完善道路、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推進廁所革命,配套教育醫療文化等服務設施,實現鄉村設施現代化和城鄉設施互聯互通。

7、新景觀

綜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風貌,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保護鄉情美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田園風光。

8、新文化

注重鄉土味道,強化地域文化元素符號,構建既傳承歷史和優秀農耕文化,又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

把握要訣

1、空間尺度

國家層面著重制度層面構建,省級層面著重政策內容制定,縣級層面著重鄉村編制單元的指引,核心解決5個“最”:(1)最后一環:村莊聚落;(2)最后一公里:交通出行;(3)最后一圈:公共服務;(4)最后一群:弱勢群體;(5)最后一級:農村產業。

2、十大關系

當今鄉村建設繼民國鄉建試驗以來又一黃金時期,需正確處理:鄉村凋敝與鄉村復興、企業引進與鄉村殖民、鄉村精英與鄉村霸權、鄉情淡漠與鄉風再造、村民自治與形式民主、千村一面與特色重塑、生活富裕與階層分化、鄉村規劃與鄉村建設、扎堆扶貧與鄉村治理、農村改革與“畸形雙軌”,簡稱“論十大關系”。

3、避免重村輕城

需清醒地認識到鄉村振興并非逆城鎮化,鄉村數量逐步縮減是大勢所趨、必然規律,分區分類思維要牢記,切不可盲目重村輕城,解決鄉村振興根本之道在城,城鄉融合系統思維是關鍵!國內外的成功案例也充分表明,凡是區域經濟整體水平較高,鄉村與城市和區域良性互動,更利于推動鄉村地區振興;反之亦然。

4、切忌規劃機械套用

脫離鄉村發展階段和地區發展實際,盲目的批量編制規劃和機械套用發達地區鄉村規劃的做法,必然導致規劃內容與鄉村實際發展訴求出現錯位,最終,使得鄉村規劃淪為政治工具,脫離了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的本質特征,鄉村規劃難以服務鄉村發展的實際需求。

5、切忌投機、運動化

經由1號文加持,鄉村振興正式加冕,必將成為繼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之后,2018年各界大炒的概念、投資圈熱捧的風口;但是調可高、心要沉、步要穩,避免淪為投機炒作,切忌一刀切、全面鋪開,淪為新一輪造村、社區運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鵬視野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线免费观看 | 网站你懂得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亚洲三级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