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民工學習需求”的調研報告
一、調研背景
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農民工就業問題越來越凸顯,逐漸被提高到影響整個社會發展節奏和進程的高度。而要幫助農民工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切實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農民工的思想動態,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創造學習條件,提升農民工綜合素質,強化農民工業務技能,積極引導、扶持他們去就業,從而拓展他們的就業機遇或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人生。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了解農民工的學習需求是什么?相關的教育培訓機構應采取什么樣的形式才更適合于他們?為了解農民工的學習需求,給有關教育培訓機構提供一定的信息,我們就“農民工學習需求”方面進行了深入調研。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個人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圍繞“農民工學習需求”問題,調查了戶籍在江西省萬載縣鄉鎮(街道)的10名群眾。調查對象均是隨機找到的農民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及專業、政治面貌、婚姻狀況、家庭成員、工作單位、當月收入、有何學習需求以及發展規劃等。
二、信息統計
方力,男,24歲,職中,團員,未婚,家庭成員5人。他在萬載縣工業園區的一家企業任職,月收入2600元左右。原來學習計算機應用,計算機操作水平不賴。現在他想到廣播電視大學學習經濟學,當一名財務人員。如果不行的話,他就去參加政府組織的短期培訓,學習數控技術,畢竟對于一個男士來說,數控這個職業是不錯的。
巫唐風,男,35歲,初中,群眾,已婚,家庭成員4人。他在江西南昌的一家企業做工,月收入3000元。他很希望參加短期培訓,最重要的是很想學習農學,學成后回家鄉支持當地農村的發展。他也想參加車床加工培訓,這對于他處在一個加工企業多做多得的工資體系中有幫助,畢竟機械加工業需要一批真正有技術的人。
歐陽望,男,30歲,讀了高中,但未畢業,群眾,已婚,家庭成員6人。他在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一家鞋廠上班,月收入3200元。希望參加一些短期培訓,早點成為熟練工。那樣打工多掙點錢,改善家庭生活條件,給孩子一個好點的學習環境。同時,他正在業余參加短期培訓,提升個人素質,學一些實用的石刻技術,準備回老家做點小本生意,支持家鄉建設。但是,他考慮到自身也許沒那么多資金,又怕虧本。一旦虧本,這么多年的打工都白費了。
蕭金水,男,29歲,初中,群眾,已婚,家庭成員4人。他在萬載工業園區的一家企業上班,月收入約2800元。他雖然有些靦腆,但腦子比較聰明,也愿意繼續學習,提升學歷。他想到縣里的財會培訓學校學習財會知識,以后有機會當一名財務人員或管理者。或者通過政府的幫助,在老家開一家小企業。這樣自己的生活條件上去了,還可以帶著家鄉人一起致富。
曾建志,男,25歲,初中,群眾,未婚,家庭成員5人。他在萬載縣城的一家小餐館打雜,月收入2300元。他不想就這樣,愿意繼續學習,學一些技術在手上。最好是政府可以安排進行一些免費培訓,有家電維修啊,汽車維修啊。只要自己掌握了一門技藝在手上,就不怕找不到工作。況且,需要這方面技工的單位給的工資都不低。有了足夠的報酬,就可以為家里減輕經濟負擔了。
高清麗,女,28歲,職高,群眾,已婚,家庭成員4人。她在萬載工業園區的一家電子企業做工,月收入約2700元。她考慮通過短期培訓提升電子產品制造加工技能,這對于她繼續留在該電子企業并在職務晉升上有一定的幫助,畢竟電子產品制造業需要一批真正有技能、懂管理的人。
楊華,女,30歲,高中,群眾,已婚,家庭成員5人。她在萬載縣城一家大酒店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原來自學了計算機應有基礎知識,現在最想取得一個本科學歷,主修經濟管理學,當一名財務方面的工作人員。同時,她對一些教育機構組織的短期餐飲服務培訓也感興趣,認為可以先讓自己在餐飲業好好干下去,尋找更好的機會去深造。
羅文閔,女,27歲,職高,群眾,已婚,家庭成員6人。在萬載縣城一家超市工作,月收入2200元左右。她原來是學文秘的,但后來當了超市職工,無法發揮她的專業能力。她想參加管理學方面的學習培訓,憑借著不錯的氣質和口才,努力成為一個管理者。她也想到電大組織的短期培訓中學習計算機應用,提升專業能力,使自己能在未來工作中體現出個人優勢。
汪云瑤,女,37歲,高中,群眾,已婚,家庭成員5人。在萬載工業園區一家服裝企業工作,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以前在浙江一家襪廠做工,月收入4000元以上。因為長期在外,習慣了外面的工作和薪酬,回到家鄉做工,感覺家鄉的工資低,適應不了。所以希望通過培訓,提高自己服裝加工技能。這種工作的工資是計件的,只要自己勤勞點,工資應該很高。更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能力,成為一名組長,那樣工資會更高點,更好改善家庭生活條件。
袁馥麗,女,23歲,初中,群眾,未婚,家庭成員4人。在萬載縣城一家面包店上班,月收入2200元。她很愿意繼續學習,提升學歷,因為她深深地感到,要在縣城里繼續生活下去,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雖然她手頭錢不多,自認不怎么聰明,但是還是覺得自己可以學一門手藝。她心里盤算著,如果把做面包的手藝學到了,自己也可以開一家面點店了。她除了想學做面包的手藝外,還希望參加一些相關的培訓,這樣自己創業的機會就更大了。
三、對策建議
農民工工資待遇偏低,工作任務較繁瑣,還不夠穩定。原因顯而易見,主要是由于農民工學歷層次偏低,文化素質和職業技能有待提升,受知識水平限制,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就業創業。
雖然由于年齡、本身學歷、當前職位或者崗位、家庭經濟條件各有差異,農民工對學習需求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數農民工都有學習需求,都愿意繼續學習。不少農民工明確表示希望通過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逐步實現自己對工作的期待、對人生的規劃。他們期望參加各級各類機構組織的學習與培訓,學習文化知識,進一步提升自身學歷;希望參加政府組織的免費短期培訓,掌握相關技能,以適應本職工作的需要、自身發展的需求。
造成農民工缺乏參與學習培訓的機會,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一直以來,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文化氛圍較為淡薄,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后,致使一些農民工自幼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農村青年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到城市里做工,成為城市農民工后,他們的經濟條件有限,居住環境普遍較差,學習與家庭、工作不夠協調,甚至有時會受到社會歧視,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農民工參與進一步學習和培訓。
當前,我們可充分整合政府有關部門職能,依靠社會、依靠企業,盡最大努力優化現有教育培訓機制,加強教育培訓改革力度,為那些想學習、需要技術的農民工創造學習機會,拓寬學習渠道,提升綜合素質,增強就業創業本領。
(一)教育資源重心下移延伸到農村基層。我國教育資源城鄉分布不夠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小縣城,農村本土教育資源比較匱乏。只有把教育資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層,從上向下貫徹,才能將教育培訓做到位。特別是在當前農村普遍存在中小學生源減少和校舍閑置的背景下,更應充分利用那些閑置的校舍資源,建立相當數量面向農民工的長效性基層教育基地和培訓網絡。
(二)加強發達地區對農民工教育的支持。城市的發展需要廣大農民工的建設,而作為一定的回報,政府應當鼓勵并加大經濟發達地區對周邊農村的扶持,加大政策和資金傾斜,加大對城市農民工租購住房、醫療養老保障、子女升學等方面的扶助力度。
(三)推行鼓勵農民工學習的優惠政策。政府應積極鼓勵農民工學習,優化農民工學習環境,出臺各項優惠政策,開辟學習培訓綠色通道,解決經費難問題,提供圖書館、文化宮、職教機構等儲藏著豐厚的文化教育和培訓資源的場所,為農民工創造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這也是提升全民素質的重要舉措。
(四)重點扶持城市基層創辦農民工學校。城市社區屬于自治組織,是一座城市的最基層組織,分布廣泛、均勻又便捷,與農民工生活、工作最密切,對其學習需求最了解。政府可以在社區創辦農民工學校,在師資力量、設備設施、知識技能層面上加大資金投入,讓農民工就近入學,滿足農民工學習需求。
(五)倡導用工單位開設農民工學習活動室。大部分農民工居住在用工單位或合租的集體宿舍,居住環境不夠好,比較擁擠、吵鬧、陰暗。建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開設學習活動室,為好學的職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提高員工素質來優化企業文化,提高工作效益。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