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建兵:探索縣域經濟路徑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 作者:王建兵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8-11 錄入:王惠敏 ]

實現縣域創新驅動發展

2017年上半年甘肅經濟總體發展平穩,但與全國發展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存在一些制約經濟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甘肅省資源豐富,又有區位優勢,縣域經濟發展找準問題才能精準施策。

縣域經濟發展的不足和短板,主要體現在:

“等靠要”思想嚴重。一些部門和干部,談到發展,除了向上級要政策、向財政要資金、向銀行要貸款,沒有其他思路和想法。

科技資源配置不合理,科技研究與開發人員數量較少,科技創新人才和科研動力明顯不足。2015年甘肅縣域68.83%的縣,科技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上一年;發展空間不足。

《全國主體功能區區劃》和《甘肅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定,甘肅省重點開發區域占全省土地面積的只有11.3%;限制開發區面積占88.7%,其中在重點開發區和限制開發區內還有點狀分布的禁止開發區面積。重點開發區扣除基本農田后,可利用的面積約占全省面積的9.46%。

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甘肅省農村勞動力1130萬人,中青年勞動力737萬。這幾年勞務輸出人員約500萬人次,外出務工人員大多是沒有一技之長的零工,收入不穩定且偏低。現在農村勞動力只有200多萬,通過對新生代農民的調查了解,有83.6%的青年人不愿意繼續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未來農村靠誰來發展,靠誰來實現貧困村脫貧致富和農村全面小康等問題突出。

甘肅要實現縣域創新驅動發展,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突破:

一、解放思想,開闊視野,長遠謀劃

從縣域發展的調研情況來看,發展快的縣域,都有一個好的領導班子起重要作用。除了領導干部,還要有一批思想解放、有想法、敢擔當的普通干部。

科學謀劃,長遠規劃。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縣域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編制需要選擇專業的編制單位,對于一些跨專業的規劃,要聯合多家相關單位共同編制。

充分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縣域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的四個保障,各級部門要在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中及時發現新典型、總結新模式、探索新機制,并進行總結和宣傳。

二、重視科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是推進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動力,在“雙創”背景下,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和擁有核心技術專利的地方企業來推動。

企業自身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保障自身合法權益;要建立專利和信息查詢利用機制,將知識產權戰略融合到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創新;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種形式的技術研發與合作機制,鼓勵企事業單位實行知識產權薪酬獎勵或技術入股,實現知識產權的市場轉化;加強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三、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居樂業的環境

縣域經濟發展,既不能采用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增長模式,也不能只采用限制經濟增長的生態保護模式,而應是生態經濟與縣域經濟協調發展、均衡發展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

縣域發展中要充分融入生態文明的理念,縣域的發展不僅要體現經濟發展的硬指標,更要兼顧人民群眾的生存環境、生活質量、幸福感等軟指標。縣域產業的發展要以綠色、低碳為主,發展無污染、低消耗、資源再利用的綠色生產模式和工藝。縣域建設要打造一批宜居城鎮、特色小鎮,建設一批生態文明小康村和休閑農莊。

四、加強勞動力資源的素質提升與統計工作

一是有針對性的加強對青壯年外出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二是針對農村現有40歲以上且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或婦女,培訓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大力培育新型農民;三是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勞動力在崗登記制度,動態掌握和調配勞動力。

作者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農發所所長、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甘肅日報 2017年8月1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橙子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日韩国产色色色色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