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朱啟臻:產業興旺的構成

[ 作者:朱啟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8-15 錄入:王惠敏 ]

如何才能實現鄉村的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和難點。以往鄉村產業發展嘗試過諸如產業結構調整、規模化、專業化、高效農業等措施,但都沒有成為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和農民增收的普遍有效措施。鄉村產業振興要發揮鄉村產業要素的整體優勢,必須研究產業要素之間的關系。在鄉村除了種植業、養殖業,還有鄉村手工業、鄉村服務業和鄉村文化產業等,共同構成產業興旺的基礎。就農業而言,可以從三個維度來討論。一是產業鏈延伸,二是產業融合,三是產業功能的擴展。

一、產業鏈延伸

所謂農業產業鏈延伸是指農業向農業生產的產前、產后環節延伸。向產前延伸,包括農資的生產與經營環節。向產后延伸則涵蓋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按照經濟學觀點,農產品價格低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業產業鏈太短,延長農業產業鏈,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讓農民充分享有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鏈條的增值收益,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實際上,農業產業鏈延伸并不必然增加農民收入,更多的情景是減少中間環節增收更有效,如農產品直接從田間到餐桌,當地銷售,減少長途運輸,更符合農產品消費規律。需要指出的是,農業產業鏈延伸不是一條直線,而是可以產生多個分支,如糯稻生產,可以把糯稻加工成糯米,糯米再做成米酒或其他糯米制品,進入市場銷售,這是一個鏈條。同時,還可以衍生出稻田景觀、草編手工藝品、秸稈制作飼料發展養殖業等多種分支,形成類似“樹狀”的產業鏈結構,進而衍生出為產業鏈配套服務的相關產業。

二、產業融合

日本學者今村奈良臣在1996年提出要推進與農業相關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主張,鼓勵農戶搞多種經營,不僅從事種養業,而且從事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流通、銷售及觀光旅游等二三產業,從而可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民收入。這是對產業融合的較早表述。我國學者把產業融合界定為不同產業或同一產業不同內容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合為一體,逐步形成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產業融合的形式有產業滲透、產業交叉和產業重組等類型。所以,有學者把農業產業融合界定為與農業緊密相關的產業或者農業內部不同行業之間,通過產業交叉和重組結合為一體的整合過程。其實,農業產業融合在鄉村有多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融合方式。首先,可以在農業內部不同農業類型之間實現融合,如種植業與養殖業的融合,形成有機循環農業,稻魚共作,立體農業等,是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條件;其次,產業融合可以發生在農業產業鏈不同環節,既我們常說的一二三產融合,實現產加銷一體化;其三,產業融合也可以體現在農業與非農業之間,如農業與藝術結合形成創意農業、稻田藝術,與旅游結合形成旅游農業,與互聯網結合形成互聯網農業等;其四,農業產業融合可以發生在農業與鄉村之間,農業與鄉村本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體現為農民生產與生活的融合、農產品與鄉村文化的融合等。產業興旺意義的農業產業融合只有發生在鄉村內部才有意義,產業融合發展的目的是讓農民獲得較以往更多的收益。這種收益可通過產業融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來實現,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旅游等可以使因農業季節性而閑置的鄉村資產和要素得到充分和反復的利用,進而給農民帶來收入。產業融合也有效縮短了農業生產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出現了供需一體化的傾向,從而降低交易成本,使農民獲益。 

三、農業功能的擴展

農業多功能理論提出以后,利用、開發和拓展農業功能就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和提高鄉村活力的熱點。我們總結了農業的五大功能:一是產品生產功能,這是農業的基本功能,產業興旺意義的農業生產以滿足當地消費需求為主,突出質量提升和結構優化,強調農產品的地域特色。二是農業生態功能,農業生產本來是生態的,對涵養水源、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防風固沙等均具有重要作用,還可以為人們提供多種多樣的農業景觀。由于長期以來對農業生態功能以及農業文化的忽視,加之片面理解現代農業,導致了農業的面源污染,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傳統循環農業理念中尋找智慧。三是農業的生活功能,農業生產不僅為生產者提供優質農產品,滿足其去貨幣化消費的需要,同時,農業勞動也是人們獲得情感寄托、滿足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徑,是鄉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農業的文化功能,農業生產過程蘊含著豐富的農業文化,是很多傳統優秀文化的有效載體。傳統農耕經驗,耕作制度、優秀農耕文化遺產、鄉土知識以及現代農業科技知識,與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等一道可以成為產業興旺的重要內容。五是農業教化功能,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人們可以深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獲得尊重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智慧;體驗勞動的艱辛,養成尊重勞動成果的品質;農業生產過程也是培養誠實守信、耐力與忍耐力以及節儉品質的有效途徑。因此,農業被教育學家認為是全人培養的重要載體。

實際上,農業產業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其功能都可以得到擴展,與鄉村的各類產業要素實現融合,構成縱橫交錯的立體產業體系。

四、關于特色產業

談產業振興,不能不涉及特色農業,特色農業是指在特定地理環境下、憑借獨特資源條件所形成的具有獨特產品品質以及特定消費市場的特殊農業類型。特色農業是天時地利人和在農業生產上的綜合反映。不可替代和復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其他地區或不能生產、或產品品質不能保障、或成本過高,使得該農業類型在特殊區域保持著獨特優勢。過去發展農業有個誤區,就是不顧客觀條件一味強調“做大做強”,在所有地區盲目復制,過于重視量的增長,結果是產量上去了,品質下來了,導致產品過剩,谷賤傷農,是農民增收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特色農業要在“特”字上下功夫,不是要盲目擴張面積和產量,而是要“少而精”“精而強”,不是靠數量取勝,是靠品質和特色取勝,這符合國家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也符合農民增收的需要。產業興旺,要突出當地的環境特色,發展有機、綠色農產品;突出物種資源特色,充分利用豐富的珍、野、稀、名、特物種資源;突出氣候特色,獲得市場空間;在民族地區還可利用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農產品品牌。

作者簡介: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主要著作有《留住美麗鄉村》《生存的基礎——農業社會學特性及其政府責任》《農民為什么離開土地》《農民參與土地管理的理論與實踐》《鄉村旅游與城鄉一體化》《農業社會學》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農村經濟2018第六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一二区日韩精品在线 |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 性爱视频网站在线 |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亚洲欧洲国产码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