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仇保興:推進城鎮化我們有哪些底線不能觸碰

[ 作者:仇保興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7-25 錄入:王惠敏 ]

從世界各國的城鎮化發展進程來看,城市發展帶動了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建設也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然而,城鎮化并非只有積極的一面。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城市群布局不合理、千城一面等問題都是城鎮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

那么在推進健康城鎮化的過程中,我們怎么梳理出幾條最緊要的底線來把握它?我認為應該有兩個選擇標準:

第一個選擇標準:這一個底線性錯誤如果被觸犯以后,會不會造成后人難以糾正的缺點?如果這個缺點是后人難以糾正的,那么我們最好不要觸動它;

第二個選擇標準:一種錯誤是不是會引發第二種錯誤,造成連鎖反應?如果會造成連鎖反應,像滾雪球一樣把錯誤放大,我們也最好不要去觸碰它。

根據這兩個標準,我們在推進城鎮化的道路上要堅守五條底線:

健康城鎮化的五條底線

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須協調發展

我國有兩個城市群的典范,一個是長三角,一個是京津冀 。長三角的城市群除了一個特別大的城市上海,還有杭州、無錫、南京等五、六個經濟規模超萬億的二級城市,這些二級城市跟上海之間形成了競爭、合作、對流的關系。

為什么黨中央要提出來,通州要建新城,雄安要建新區,就是我們要用規劃的辦法,來造幾個像模像樣的二級城市出來。

那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關鍵是什么?

我們超大規模城市需要提高綜合素質,像北京,要跟倫敦、紐約、東京比拼。中等規模城市、二級城市應該發展自己的經濟,做好核心競爭力,這樣才可以在國內市場上能夠獨樹一幟。而小城鎮就需要單一的、專業的在某個方面創造特色出來, 三類城市都要在城市群中間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樣一來,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這個命題就可以解決。

二、城市和農村須協調互補發展

從世界范圍來說,城市跟農村有幾種不同的關系:

第一種是城市和農村相互封閉、隔離式的發展,但是這種城鄉分隔的體制在實踐中間沒有成功的例子。

第二種有誤區的模式就是城市獨大。像非洲,大城市里有7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難以想象的鐵皮屋里。

第三種模式就是美國模式,這種模式造成了大量土地資源被浪費。

只有第四種模式我們是可以選擇的,就是歐盟的城鄉差別化的協調發展模式,這種模式最典型就像法國、德國、荷蘭,城市和農村是一種互補協調,城市可能是日新月異的,但是農村卻是一個恒久的、融合于自然的、為城市提供支撐的這么一個巨大的自然和經濟的復合體。

浙江在城鎮化過程中推行的美麗鄉村計劃就是城鄉融合的一個典型例子,通過對村莊的逆向整治,發展農家樂,使得當地農民的收入每年遞增,成為全國最富的農民。這樣一來,就發現通過鄉村的旅游,可以把城鄉對接起來,融合起來。 這是中國的特色、中國的智慧,這條路就走對了。

三、要保持城市的緊湊發展

大家都知道,美國在城鎮化過程中間,出現了大范圍的城市蔓延。一百多年前,美國的城市是一個平方公里建成區6000多人口,現在變成了1000多人口。

城市不斷地大餅攤得很薄,這樣就帶來了諸多問題:第一就是大量的耕地被消滅,大量的生態環境被破壞,更重要的大量的私人轎車通行無阻,所以一個美國人消耗的交通能源,居然是三倍到五倍于一個歐盟人。

而中國目前并沒有出現像美國這樣的郊區化現象,原因是什么呢? 中國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土地制度,這個土地制度是憲法規定的,就是城市的土地是國有的,在國有土地上建的房子才有70年的完整產權。這就是一個中國土地制度留下來的攔水壩,這個攔水壩就起到了防止城市擴散的最有效的作用。

四、防止空城大規模出現

從世界范圍來看,空城、鬼城有兩種情況會出現:

一種是產業枯竭、產業轉型后的城市出現空城、鬼城的現象。最著名的就是底特律事件。底特律原來是一個汽車城,高峰的時候幾百萬人就業,后來汽車市場轉型了,它就衰退了,并于2013年正式宣告破產。

在中國,則有另一種現象。我國北方有一個著名城市, 它的人口只有43萬,但是建的城市可以住143萬;而另一個只有30萬人口的城市,它的人口還在減少,卻還要建一個30萬人的新城。

我國出現這種空城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土地財政“寅吃卯糧”,另一方面是源于政績的沖動,第三個原因則是對城鎮化進程的錯誤判斷。如果我們造了空城、鬼城,那是遺臭萬年,不是流芳百世。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舊大陸國家,城鎮化進程未來的趨勢是到了65%到70%之間就封頂了,而不是轉折,轉折現在就開始了。

那么如何防止空城、鬼城的出現呢?我們應該回到本源,把土地財政關到籠子里,叫做土地基金。

土地基金的用途只有三類,一類是生態環境的保護,第二類重大的、跨區域的基礎設施,第三類重大的民生工程。除此之外,還應從源頭上來制止新區、開發區的建設規模,對于破壞環境、破壞自然資源的人要終身追究責任。

五、保護好自然和文化遺產

很多年前,安徽省黃山市的名字叫徽州。1990年,黃山風景區變成自然遺產后,就有人提議將城市的名字改成黃山市。然而改名并沒有帶動黃山市的旅游,在專家的建議下,當地政府通過一系列改造后把城市打造成了新徽派建筑群,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到黃山市來旅游。

從這個事例上看,無論是文化遺產,還是自然遺產,對我們都是無價之寶,都是源源不斷增值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這一部分應該是原原本本地,完整地傳遞到下一代去,這是我們城鎮化的一個宗旨。

中國的城鎮化,應該是政府這個手和市場這個手和諧動作、理性動作的結果,缺一不可。如果城鎮化是火車頭,城鄉規劃就是軌道,到了生態文明的階段,我們更主張用后工業文明,產業的轉型,科技的革命來推動城鎮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市長協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先锋影音ⅴa中文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