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常濤:垃圾分類必須要頂層設計制度創新

[ 作者:常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0 錄入:王惠敏 ]

這一段時間關于垃圾強制分類的討論如火如荼,做為一個從IT行業轉行5年的從業者,很想說點什么。在這個領域,很多方面我還是一個小學生,但IT行業的錘煉使得我始終保持著系統看問題,跳出圈外看問題的習慣。此文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收獲也就足矣。

我依舊以三段論來敘述:背景、問題、解決之道。業內人士可以略過前兩個問題直接看第三段。

一、歷史簡述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垃圾分類以及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一直問題多多,原來供銷社回收站體系被市場化的大潮瓦解。同樣,這個行業在市場經濟下爆發了活力,無數從業人員的加入使得收廢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產業鏈,但跟大部分行業不同的是,由于行業利潤微薄,工作環境差,在國有體系退出市場的時候,并沒有起來一批民營企業替代,整個回收體系被成千上萬的個體回收者(后面縮寫為A)以松散的交易模式盤踞了。

雖然后期環衛體系從打掃環境衛生的職責演進成為有一定的生活廢棄物的清運能力的體系,但由于從屬主管部門不同(環衛歸屬住建部管理,再生資源做為商品歸商務部管理),且無意與回收個體戶競爭,于是逐漸形成兩張網。一張網是:居民賣廢品àA,或居民扔掉廢品à保潔àA,或居民扔掉廢品被A直接撿走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另一張網是:居民扔進社區垃圾桶或者公共場所垃圾桶的廢棄物被環衛清運的廢棄物網絡。這兩張網一個是市場化的,一個是事業單位吃皇糧的。

二、問題研判(問題不分順序)

1、垃圾流向不確定。行業沒有巨頭意味著沒有體系。完全市場化的運行在初期效率高,資源配置合理,但是逐漸也會有一些問題。例如:各個環節逐利,對后處理工廠的處理水平不關注,導致本應淘汰的落后產能依舊可以在法律的灰色地帶生存。一方面我們對后處理工廠的管理不夠,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體系缺失帶來的無管理抓手的問題(地溝油、毒跑道、假食用膠、醫用塑料玩具等)。

2、廢棄物增量加快,環衛壓力巨大。各個環節逐利還會導致,當再生物資價值變低時,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就拒絕回收,于是這些物資就作為廢棄物回到環衛體系。尤其是在消費升級,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勤儉的習慣逐漸減弱的情況下,越來越多本來有價值的再生物資回到垃圾桶進入環衛體系。而前端分類沒有習慣的國情,導致這些物資交叉污染,后期分揀、再生利用的成本大大增加。稍微分類好一點的區域由于環衛又缺乏分類運輸的經驗體系,使得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進入尷尬兩難的境地。逐漸加速的垃圾增量導致政府逐漸進入無地可以填埋,無處建焚燒廠的窘境。

3、正規后處理工廠無法生存。國家支持或者直接建設了大量的處理工廠,由于回收渠道不可控,這些物資大部分進入小作坊(小作坊成本低,出價高)。國家曾經出臺了各種政策來補貼正規工廠,然而補貼的錢也隨著工廠收購價格提高變相補貼到回收體系。當然隨著國家的嚴厲打擊,小作坊越來越少,但是由于回收體系的缺失,加之回收個體戶的城市擠出效應,導致物資加劇回到環衛體系。垃圾增量進一步上升。同時,處理企業依舊無法獲得足夠的原料。

另:關于兩網融合,我的觀點是:兩個有系統的網絡才談得上整合。一個有系統而另一個根本談不上是網絡,完全是點狀結構,整合演變成吞并或者競爭,必然會引發回收網絡的抵觸和反彈。政府如果出臺政策,系統思考這個問題是關鍵所在。

關于垃圾分類的手段,大家的基本思路都是:宣傳教育,前端設置分類垃圾桶,運輸增加分類運輸能力,后端對接相應處理廠,過程增加罰則。這樣可以嗎?宣傳教育要搞,但足夠嗎?罰則可以有,責任主體在現有的居住環境下清晰嗎?執法隊伍人數夠嗎?

三、關于顛覆式創新和頂層設計的思考

1、創新分很多種。一般來看,分為進化式創新和顛覆式創新。比如,汽車替代馬車,這就是顛覆式創新。汽車安全性越來越高,越來越省油這就是進化式創新。而到了電動汽車,又屬于顛覆式創新。再如,Iphone替代功能機是顛覆式創新,Iphone不斷升級,乃至Android手機廠家也在不斷追求處理器速度和屏幕大小這就是進化式創新了。除了產品,模式方面也有很多創新例子。例如,Uber、滴滴對出租行業就屬于模式上顛覆式創新,而Uber、滴滴逐漸增加服務種類就是進化式創新。現在的Ofo,摩拜對原來的公共自行車就是顛覆式的創新。

有時候大家會把互聯網與傳統生意的結合混淆為顛覆式創新,這是錯誤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疊加客觀上是進化式的創新,它解決更多的是信息不對稱以及提高效率,而并未顛覆和替代。就像淘寶京東不會顛覆替代實體商業一樣,因為他們只是讓消費者更容易以更低成本獲得信息,提高了效率而已,這種效率提高往往也是有邊界的和有短板的。界定這兩種創新的原則,還是要看其商業本質到底有沒有改變,能否完全替代原有體系,能否引發一系列衍生效益,能否更高效的運行,能否同時解決若干實質問題。

顛覆式創新必須要用頂層設計的思維方法。必須要跳出原有思維模式,分析問題本質,找出痛點,一擊而中。這也是有時候外行攪局往往能攪的天翻地覆的原因。

2、我關于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體系建設的觀點。

本質:人社會活動產生的各種廢物,如何盡量小的給環境造成影響。(這里包含了兩點內涵a:資源是不是最大化的再利用:最大化的再利用,無論平級處理還是降級處理都是減少了環境的影響;b:處理系統必須高效和低成本:處理系統其本質必須要用最合理的活動行為完成目標。過程必須最少碳排放,必須符合一定經濟原理,這樣的系統也是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第二點換句話說:在解決廢物的過程中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廢物就不劃算了。)

系統要考慮的要點:人趨懶(懶得分類);必須有利益拉動和明確的責任主體(利益包括獎勵和懲罰);不是一套系統能包打天下的,需要有總體設計和分別適合的方案;必須是長效機制,能夠自我完善和閉環;IT手段的結合;結合中國信用體系、居住環境、居民素質等現實情況;盡量讓各種物資前端分離進入各個專業系統;綠色設計,利于回收的設計;反向物流體系和正向物流體系的結合等。如果我們的系統只能解決其中少數幾個問題,那是危險和失敗的。

建議:a:國家行使環境管理權出臺垃圾分類以及再生資源回收總則,確保有上位法支持。b:加強EPR(生產者責任制延伸體系)責任,每個企業的產品設計必須要考慮如何對接回收體系。把生產產品的企業強制拉入體系中,確保從源頭設計的保障。這可以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由于企業責任主體明確,并不難操作。c:根據不同品類制定相應回收體系細則,能共用的共用,不能共用的建立獨立閉環體系。d:設計體系中重點要考慮居民的利益驅動原則。e:閉環,盡量減少人為監管,如果需要人為監管要有明確的界定。f:長效性考慮

3、舉例:由于我研究包裝物,所以用包裝物舉例簡要說明所謂顛覆式創新的構想。以快遞包裝為例。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按照如下路徑思考。1)快遞公司包裝生產廠出臺行業規范包裝尺寸,標準化(可以分為可重復使用和一次性使用兩類)。2)要求商家必須使用符合標準的快遞箱包裝商品。3)消費者購物時需要對快遞箱交押金,不同類型的回收箱以及不同尺寸的回收箱押金不同。4)所有快遞員在送貨后必須有回退回收箱押金的義務和責任。回收箱不一定當時取回,也不一定與快遞員一一對應。5)回收箱上需要有一定簡單的防偽和編碼措施并通過IT系統有效防止惡意騙取押金。可以預見如果實施類似這樣的系統,快遞包裝物就會從生活垃圾中分離,并利用正向物流的反向邊際成本實現最小成本的歸集,物資流向也完全被控制住。

這個構想其實也是參考了國外飲料瓶包裝物押金體系的精髓。系統暗含了幾點原理:1)把低值的產品通過押金增加其附加價值,避免回流至生活垃圾;實現前端分離。2)責任主體很明確,誰用誰交押金,界定清晰;亂丟棄時押金會轉化為輕微的處罰。3)通過IT手段閉環監控整個交易,保障系統安全性和信用體系,防止惡意騙取押金。4)快遞人員結合返程空車邊際化運輸。5)生產企業、快遞行業、消費者都是生產者責任延伸體系的一部分(EPR)。6)渠道自成體系,高效、長效機制

押金體系是一種思維方式,在垃圾分類以及再生資源回收手段上也是一種顛覆性創新,2000年以后,在德國、北歐等國大量使用,使用范圍包括飲料包裝物、電池、甚至汽車。因其效果明顯,嚴謹,無需人為過度干預監管而廣受好評。這就是一種模式上的顛覆式創新,而并非簡單的進化式創新。當然,除了押金體系,還有很多其他的模式可以借鑒,只要滿足:適合國情、實現市場有效配置、閉環、長效,易于監管那就是好系統,那就是好設計。

最后,由于這個行業有系統不經濟的特殊屬性,很多商業模式并不能完全靠市場自發組織產生。需要政府初期強力介入,協調,并出臺政策。

參考文獻:《ZENTRALEORGANIZATION EINWEG PFAND DEUTSCHLAND德國單項押金體系藍皮書》、《環境押金制度研究-王雪》、《環境法上的押金制度探析_劉長興》,《生產者責任延伸_EPR_制度研究_唐紹均》、《論構建我國環境押金制度_李新鑫》,《加利福尼亞州一次性PET飲料瓶的生命周期評估》

作者系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CEO、天使投資百人會發起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水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日韩欧美校园一区二区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 亚洲日本人成一区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