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汪向東:精準扶貧與電商企業創新

[ 作者:汪向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18 錄入:王惠敏 ]
    513日,京東集團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互聯網+精準扶貧高峰論壇” ,發布了《2016 京東“互聯網+”精準扶貧白皮書》。我應邀參會,并以《精準扶貧與電商企業創新》為題,結合京東電商扶貧的探索,發表了以下6個觀點。

精準扶貧離不開企業的參與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需要政府、企業、公益乃至全社會各方面主體的共同努力。企業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軍。企業對精準扶貧的助力,不僅在于技術、人財物力和其他資源的投入,更在于企業在扶貧中采用市場的邏輯,以高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助力扶貧脫貧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其中,電商扶貧的作用不可低估。電商扶貧,簡單地說,就是將電商延展到貧困場景之中,作用于幫扶對象,通過發展電商,客觀上幫助貧困主體脫貧致富,助力實現扶貧目標。與其他扶貧方式比較起來,電商扶貧最大的特點,就是基于互聯網突破時空局限的性質,通過電子電商讓貧困主體對接到遠端大市場,從而,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脫貧致富新能力。

電子商務歸根到底是市場的事,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我們不能因為在貧困地區開展電商,就不尊重市場規律和電商規律。平臺經濟是電商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電商扶貧中,充分發揮電商龍頭企業的作用尤為重要。

京東集團以國民企業為目標,積極踐行電商扶貧。今天,《2016 京東“互聯網+”精準扶貧白皮書》的發布,展示了京東在電商扶貧方面所做的努力。這也為眾多電商企業做出了榜樣。

企業電商扶貧最好立足于自身的商業模式

企業開展扶貧,可以做公益,但更應倡導的、更理想的方式,并不是那種撇開自己的業務另做一場公益活動的方式,而是可以立足于自身的商業模式做扶貧,將業務與扶貧結合起來,即把自己的業務拓展到貧困地區,通過開展自己的業務,助力貧困主體脫貧致富。

電商扶貧當然也一樣。電商企業眾多,商業模式有別,企業越是能立足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開展電商扶貧,電商扶貧的基礎就越堅實。

人們不難發現,京東集團的“三大扶貧方式(產業扶貧、創業扶貧、用工扶貧)”,是基于京東自營采銷、原產地品牌、品質把控、供應鏈培訓、自辦物流等業務模式的特點之上形成的:此外,京東在互聯網金融等方面,也在探索自身業務與扶貧的結合點。相信京東電商扶貧的這些做法,對其他企業開展扶貧,可提供有益的啟示。

企業開展電商扶貧,不應單打獨斗

生態化,是電子商務的重要規律之一。電商生態強調的是多元主體間的互動共生,多元物種有分工、有合作,而且具有生態多樣性。電商扶貧同樣需要形成一定的生態,我們既要看到,在電商扶貧生態的形成過程中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包容非常重要,但同時也必須認清,開展電商扶貧,尤其要高效持續地開展電商扶貧,即使實力再強大的龍頭企業,也是獨木難支。

即便是貧困縣,各地情況也是各異的。構建和不斷完善本地化的電商扶貧生態,是當地和落地的多元主體共同的任務。

我們注意到,京東在開展電商扶貧的過程中,主張政府、企業、社會協力的“大扶貧”理念,注意針對所落地服務的貧困地區的不同特點,圍繞特色產業去構建“電商+基地+貧困戶”的產業生態,并且,注意攜手其他金融、培訓、物流等方面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為當地電商發展和電商扶貧做出貢獻。京東在這方面的經驗,也是值得總結和借鑒的。

企業電商扶貧,要加強對特殊規律的探索

電商扶貧,既然要在貧困地區的特殊場景之下、面對貧困人群這樣的特殊對象開展電商精準扶貧,就勢必面臨更大的難度和更多的挑戰,這就要求人們加強對電商扶貧特殊規律的探索,以便更好地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如何突破貧困地區本地市場空間狹小的制約,利用電商溝通供需兩側,同時構建適用的產業鏈、供應鏈和產銷對接平臺,實現社會消費扶貧的精準化;再如,如何在貧困地區開展電商過程中,統籌和高效使用包括扶貧資源在內的各種資源,避免力量分散,提高電商扶貧績效;又比如,參與電商扶貧的企業如何找到一條良性發展的軌道,實現與貧困地區的產業、貧困主體的共同發展,這些都有待于各相關主體、尤其企業在實踐中銳意探索。

關于在農村開展電商扶貧中的資源復用問題,我們注意到,一些電商平臺已經在縣鄉村建立了一批電商服務設施。這些設施一般都自成體系,相互之間并不開放共享。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地方比如安徽懷遠,出現了利用原有萬村千鄉的網點建設對各電商平臺開放對接、資源共享的農村電商模式。我們相信,如同各家航空公司自建機場不利于航空業資源合理配置一樣,農村電商、電商扶貧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機場模式”。機場可以是政府建的或民營的,可以是獨資的或共建的。目前已經擁有20萬鄉村推廣員、近1400家縣級服務中心的京東,能否開放接入已有的農村電商設施,探索出農村電商扶貧自己的“機場模式”?

企業創新,除了在市場,還在制度

在電商扶貧的實踐中,企業的創新不僅表現在技術、產品、服務等市場的業務運營上,而且還在于制度創新上。換句話說,企業是電商扶貧所需的機制創新的重要角色之一。

首先是角色定位。電商扶貧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過程。其中,企業主要是從市場運行的角度開展電商扶貧,而政府、公益組織、學術團體等也分別從各自的角度參與。如何將市場規律、電商規律與扶貧的規律相結合,探索適用的體制機制,企業的聲音和訴求不可或缺。

再者,企業參與電商扶貧的制度創新,可以從市場配置資源的角度,就電商扶貧所需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等方面,更多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從京東的《互聯網+精準扶貧白皮書》中,我們看到,京東在開展電商扶貧的時候,積極謀求政府的支持與合作,尤其是主動爭取各地政府扶貧部門的支持,以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數據為依據,以保證扶貧的精準性。京東還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支持下,在國貧縣和片區縣中,啟動了建設200個電商扶貧示范縣的工作。在這些活動中所形成的工作機制、制度,其實就具有電商扶貧制度創新的意義。

企業電商扶貧,需要理解和支持

毋庸諱言,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正確認識和積極參與電商扶貧,人們應當對企業參與電商扶貧給予必要的肯定,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支持。一是要理解企業開展電商扶貧的意義和貢獻;二是要尊重企業在開展電商扶貧中的合理訴求;三是遇到問題時,相關主體要積極溝通,化解分歧,以形成合力;四是相關主體,尤其政府,要補短板,幫助企業解決電商扶貧時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電商扶貧中,不要把企業的邏輯、政府的邏輯和公益的邏輯混為一談,不要拿政府和公益機構的邏輯來要求企業。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村電商專家,半湯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色婷婷丁香五月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V日本亚洲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 |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日韩a级中文字幕视频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